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是,睁开眼就能看见.
1、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的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2、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3、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4、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5、大树如果被看倒,你会把年轮发现——1年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6、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 1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7、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脉.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8、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9、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0、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