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经历让你感觉到知识就是力量?
好像都是针对学生的,谈谈工作以后的体会吧。
知识可以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变成easy模式,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沟通上,又或者说是安全感的获得上。
比如某个小朋友偷偷拿了长辈的钱,如果缺乏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那么长辈可能会痛心疾首甚至气急败坏,觉得孩子学坏了。从而采取一些过激的教育方式。
然而如果平时对心理学的一些科普知识感兴趣的话就会知道,这是相当一部分小朋友在一定年龄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需要科学的疏导。
换句话说,大多数时候,这只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阶段性问题,而不应涉及到对小孩子人格的评判。
又比如说,当你的朋友或者同事忽然变得非常急躁和焦虑,怎么都无法和你达成良好沟通的时候。不如先倒杯热水给他。他也许会说:“不,我不需要。”但还是会下意识地接过去,不知不觉地喝两口。而这将有助于使他情绪更快地平复。
这些都是小道。但背后体现出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如果能明白这些,那么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交中将渐渐不再那么敏感,把人往坏处想。从而有助于营造更愉悦的生活环境,也提高工作的成就感。
比如说,我是一个教师,那么偶尔会遇到学生受批评的时候故意不看我,一边抬头看天,一边冷笑,一边抖腿。这种姿势很容易引发人的愤怒。但是我知道,学生这样做,其实是出于防备和躲避的心态。这是源于人的本能,不看我和冷笑可是给他一种“我很安全,我什么都不怕”的感觉;而抖腿,其实也是另一种暗示,那就是“没关系,我随时可以走掉”。知道了这一点,我就不会觉得这学生在故意激怒我,同时知道,如果继续采取当前的交流方式,我们的交流效果将会为零。从而改变策略。
这个事例是真实的,有趣的是,当时我决定暂时先给他一个台阶下。后来我们聊起这件事请,说到了这些动作背后的冷知识,这学生自己也笑了。后来在我的课堂上,他再也没有捣过乱,而且还常常主动和我交流学习上的问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早已告诉我们读书是多么的重要,我觉得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中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课堂上,同学们频频点头对答如流,你却懵懵懂懂无从思索的时候。考试中,同学奋笔疾书,你却抓耳挠腮的时候。生活中,别人口若悬河,见多识广,你却一无所知的时候。工作上,别人轻松从容,你却无从下手的时候……
学无止境。不管是在面对生活还是工作,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时候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太少,让我们恨不得立马啃完世上所有的书。然而事后,电视剧、小说、电影、唱K等吃喝玩乐的各种诱惑吸引了我们,最后又把书忘记了。
虽然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既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书、学习上,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而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无外乎两个:1.寻求精神的满足;2.寻求物质的满足。因此,我觉得对于知识我们从这两个方面下手即可,看自己想看的书,看自己需要看的书。
1.寻求精神满足,看自己想看的书。任何的书都是有用的,它都能从某个方面提升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寻求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让自己开心,因此要看自己想看的书,而不必为了获取知识而强迫自己去看自己不愿意看的书,看书的过程要让自己身心愉悦。此外,在某个领域知识的不断加强,也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富有,从而达到过程和结果都完美的境界。
2.寻求物质的满足,看自己需要看的书。精神的粮食固然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让自己活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也是必须的。当然,也不一定非要看书,也可以看视频,此外现在还有各种的语音讲座、视频课程、广播节目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专业领域需要进行选择,不过一定要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充实。
因此,我建议,在面对“知识就是力量”时,也不必盲从,不必焦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有计划性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充盈,越来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