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和初一的作文有什么不同?怎么学比较好?
当我们的孩子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你会发现变化之大有很多方面是我们家长所预想不到的。不仅是学习上突然之间由原来的3科变为7科,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适应与改变。
当然,这些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而从作文的这个角度讲,变化同样是巨大的。在小学阶段的作文与上了中学之后的作文,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了期中之后,或是月考,可能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作文一下子被扣了8分、10分,可孩子的作文明明没有跑题啊,这在小学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从小学到中学,作文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学五六年级的作文字数要求是500-600之间,到了初一,至少就是600字了。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表面上看似乎区别不大,但是小学生往往在字数上追求的就是够了就行。要求500字,基本写个510多字就觉得合格了。但是到了中学,要求600字,则要写到660字以上,才算在字数上表现过关。这样一比较,区别其实不小。
小学生写作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三段式,总分总的结构;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一些作文就要求是五段式,要讲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详写与略写之间要有过渡段。而到了中学之后,则有更高的要求了,讲求的是“七段式”作文。开头段,略写段,事例的事理段,过渡,详写段,详写的事理段,作文的收尾段。
小学阶段的作文叫做记叙文,考查的是叙事能力与描写能力,就是把一件事写得通顺流畅,生动精彩。而到了中学之后,作文不仅仅是叙事和描写了,要有议论与抒情。追求的是思想性与文学性。文体上讲求夹叙夹议。既不是简单的记叙文,也不是纯粹的议论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也会有中心思想,也要讲道理,但这不是重点。也就是说主题基本是给出的,浅显易懂。但是到了中学,作文的主题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因为中学的作文不再以命题作文为主,更多的是半命题,话题作文,或是材料作文,这对审题的要求更高了,同时对学生思考能力也提出了高要求,难度陡然增大。你的作文要有观点,有态度,不能空洞,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也是面向中高考的一个方向性目标。
明白了这些变化以后,进入中学以后要怎么来学好作文呢?
首先,在作文中要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态度与看法,要学会抒情与议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平时的训练中,面对一本书,一件事,一个现象,一个人,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自己云判断与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在作文中才能做到中心思想明确,立意准确深刻。不然,一篇作文没有思想性,看不见你的思考,就会显得空洞无物。
语文不及格,三四十分,作文写得乱七八糟,初一了如何让孩子在两个月内飞奔上去?
编首语:有这样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讽刺了那些平常不学无术、书到用时方恨少,告诫我们平时要注重积累。优秀的作文,语文考试考得高分靠的是平常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阅读、积累、记忆、消化,才能提高语文的素养,语文的语感,语文的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首先,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无间断地阅读,而有效提高学生对阅读文字的兴趣,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操控文字的能力。如何培养兴趣呢?
1,边读边学。读经典,包括教育经典作品和文学经典作品。还可以读文学经典作品,它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更关键的是可以用来引导孩子的人文阅读,写作水平。
2,读经验,孩子要在作文的写作中快速成长,少有弯路,缩短成长周期,不妨多读一读别人的经验。读经验,未必只是读,还可以听,听名师的讲座,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
3,读经历。孩子平时读一读成功孩子的成长经历,可以获得一些成长的动力和启示,有助于自己找准成长的路径。
其次,善于反思。
把作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作文中,我们要善于从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已有的材料从多方面进行更多、更深、更好地思考,不同的材料、例子给人思考的触动是不同的。有这样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让我们想到作文的“模式化”和“伪圣化”问题。为了在考试中作文拿到高分,不惜一切模仿“套路”,用统一的“公共思想”取代了个性、想法和童真童趣。这也是作文教育教学的悲哀。上述笑话让我们想到的更是作文的真实,为此在看到材料,动笔撰写作文之前,要学会思考和反思材料本身所揭露的本质意义。
第三,勤做笔记。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读出自己的思想,就离不开及时记下自己的思想。当你读了很多书和文章,有了想法,也有了做法,更有了看法,之后可以尝试写写随笔。写完后,反复推敲句子和词语的应用。
最后,增加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写作的用词。
在平日里,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供孩子修改和学习,一位聪明的教师在给孩子读完一首儿歌时,偷换了个别量词,许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忍不住大笑起来,抢着要改正错误:
编者按:高考改革后,语文上升为所有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得语文者得高考”这句说的一点没错。立志高考获得好成绩,必先立足中考,而初一更是打好基础的重要关键期。
初一语文不及格,三四十分的水平,作文写得乱七八糟。可见,学生初一语文学不好也是在小学时基础打不好的缘故,所以要想在两个月内将成绩提高上去确实很不容易,想把语文学好,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但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勤学苦练,成绩也会慢慢提高上来。
初中有一篇文言文《为学》,刚好把如何学习好初一语文的总方法论总结得很不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换而言之,初一语文难学吗?作文难写吗?不用心,不讲方法的去学,就算很容易也变得很难。那么,怎么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把语文和写作的水平提高上来呢?
《老子》里有一句话值得回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再大的树木,也是从一棵小种子成长起来的;想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也得脚下的一步步走起;九层那样高的高台,也是从一堆堆泥土积累起来的。所以,想学好初一语文,必须立足基础,从字词抓起。
那么,怎么“抓”字词呢?以小学一年级学生字词的方法来学习中小学常用3500字。语文的文字都是通用的,学习好了一辈子都可以用。正是一个个字组成了优美的文章。比如学习一个“霸”字,要学好读音“ba”,写好笔顺,字的结构,“霸”字的组词,字的多义词的解释,造句等等基础入手。利用几分钟把这些学习生字的基本知识弄懂了就可以运用来写作了。
还记得小学生的识字方法吗?我简单再总结一下:“独体字”多读多写,有结构的字记结构、换边旁,多音字并排读,结构复杂的字拆分记。比如“鬣”字,结构复杂,没耐心看眼一睛觉得很难读,难写难记。但是,只要把“鬣”字拆分来学,也就变得很简单。
“鬣”的读音和“猎”一样都读“ liè”,结构为“上下结构”,部首为“髟” 写的时候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最上部分左边是“县长”的“县”少一竖外加三斜撇,中间三撇点,再“竖,横折,撇,点”,最后笔顺和老鼠的“鼠”字的下半部分是一样的写法。“鬣”字有三种解释:1.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组词“马鬣”、“刚鬣”。2.鱼颔旁小鳍。 组词“鱼鬣”。3. 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非洲地区。组词“鬣狗”。
通过发现生字,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拼音查字典的方法,通过查字典了解生意的读音、结构、笔画、释义,组词甚至造句等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基本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等信息,再结合一定的练习巩固,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中小学常用的3500个常用字,发现再难的字词也能很快的把生字记牢,初一的学生不会不认识那么多呢?
学习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了就要进一步积累,最终要把积累的这些词语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学到的生字词,如果不拿来运用,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作用。
写作是学习语文最高的实践活动之一。练习写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日记”。所谓日记就是指,每天利用本子把当天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回忆到的,所说的,所做的几乎所有的一切事情用笔记录下来。“日记”可以分类多种类型,也可以不分,甚至可以把认为别人写得好的文章的一句话抄下来,再写出自己的看法也算日记。写日记不需要优美的词语修饰,把事情写连贯,通顺就差不多了。“写日记”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写出自己认为值得写的有意义东西,只要自己愿意,一句话和几百句的话都可以当成日记内容写出来。
写日记虽然很简单,很容易,写日记的好处也很多,但是难就难在能不能坚持写日记。一天写一篇日记很容易,十天,一百天,甚至十年二十年坚持写日记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写日记没有耐心,没有毅力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写一篇日记不难,写一万篇日记就很难了。如果能坚持下来,不管语文水平,写作能力有没有提高,对一个人的毅力和品格也都是一种极大的锻炼。很多文学大师,著名作家,教育学者等大多数人比如鲁迅、马克思等等都坚持写日记,可以说没有日记,也就没有他们伟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