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你现在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大家好,我是吕二逗,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
教育辅导培训行业,六年。
我的毕业院校是陕西师范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但是就业的时候选择了一家知名企业的管培生,但是我了解到那玩意要去养猪场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饲料。天知道我大学毕业我根本就不想去养猪,所以我特别无聊的直接拒了这个工作,然后一个人到了宝鸡,从事了课外辅导这个工作,当然我是持证上岗。一直到现在我都是我都在坚持这个工作,其实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薪资尚可
在宝鸡人均两三千块钱工资的地方,做校外辅导毫不夸张的说我可以比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高,只要自己肯去努力每个月七八千甚至更高不成问题。做这个工作,不仅仅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让我积攒了一定的资金,让可以在城市里付得起首付,买得起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房子。
2、工作灵活
病毒肆虐的现阶段很多工作都没有办法正常进行,虽然我们的工作也会有诸多的影响,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在线上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无形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至少在最近这个日子支付得起我们的生活开支,不至于通过各种形式去兼职。
3、自我提升
说实话从大学出来之后,自己的阅历虽然并不是特别丰富,但是个人觉得提升还是非常快的,因为我选择的第一个工作真的是需要自身做很多努力第一个工作是一个小的辅导机构所以自己也需要在各个小的部门扮演自己的角色,对一个小企业的运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之后的成长有了很大帮助。
4、地位环境
教师在很多人眼里是非常不错的职业,而且所有人见到我们都会尊重老师。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地位无形中进行的提高,虽然同样是服务行业,但是这个服务行业还是受到很多人认可的,当然自己的实际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能带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而且不得不说,教育这个行业相对而言接触的人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也能给我们一个简单社会环境。
工作的感受来自哪里?
【5分钟学管理】李切切回答您的问题
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包含:自我意识或和自我概念,主要指的你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日常生活经验中,我们感受到自己区别于周围其他的人与其他的物,这就是自我,也就是人类的自我意识。
你的自我就像双脚,工作像是鞋子。
比如,我是个老师,在我的“自我概念”当中,我认为一个老师应该知识渊博、为人师表,一位“老师”在我的自我概念当中是应当引以为傲的职业,我对这个职业有强烈的身份认同。
1、工作感受的组成部分
感受本身是主观的,比如:有些人4000元的公务猿工资,他感觉自己很幸福,还有些人40000元的外企工资,他感觉自己并不幸福。有的人认为交警这个工作很有成就感,还有的人并不这么想。这更多的取决于“自我”的主观感受。
2,人类的天性是不工作
在人类最初的原始采集狩猎社会,人类的人口数量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祖祖辈辈生存的森林、土地足够150人的部落丰衣足食,所以往往他们只有饿了才去采集野果、捕鱼、打猎。只有到了晚进的农业社会,由于人口的增加、食物来源的破坏等可能的原因,人类开始迁移,为了确定性的食物来源:人类开始在两河流域种植水稻,人类才开始规律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工作本身是不人性的,我们天性的某一部分并不喜欢工作,除非你能从中找到精神层面的: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自豪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年人辛苦一辈子,到最后都在混日子,等退休,活成了行尸走肉。
3,找到令你热血沸腾的“使命感”
除了世俗意义的:名誉、金钱、社会地位,你必须找到,那些为之拼搏而令你感到热血沸腾的东西,否则你很快会对工作感受到厌倦。
比如,“人类移民火星”令马斯克找到了使命感,他找到了一个比他的“自我”更大的东西,为之努力奋斗,在世俗意义以外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这就是使命感,“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自我是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在英文当中,自我是ego,而自负也是ego。人类必须对那些未知的、更大的东西抱有敬畏之心,我们才不会自负。
相比较于马斯克的特斯拉项目,超级高铁和火星计划是相对更不靠谱、不赚钱的生意,可是一旦一个人找到了那个“比你更大的东西”,你就会为了使命感而奋斗,做出很多费力不讨好的努力。
工作感受因人而异,所以带来工作感受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我仅就自己入职这许多年的感受来分享。
第一,生存需要。这是我初出茅庐时首选,因为你得先养活自己,加之我不愿成啃老族。而现在很多刚出校园的小伙伴们,一日三餐,房租水电,别说孝敬父母,就说来场恋爱,都得有经济支撑,即便你是月光族。我现在虽然可以不用过多考虑基本的生存,但上有老下有小,出门上班还是要继续的。目前,不就在网上教学么?
第二,职业的肯定。作为一名老师,当学生给你投来专注的目光,你知道他在认真地聆听,你也就知道你有了存在的价值。当学生在你的帮助指导下取得了进步,获得了成绩,给你发来感激的QQ图片,你会觉得即使再累再苦,也值了。
第三,自己的兴趣。我刚出大学校门时,对当老师并不感兴趣,还跟大学同学夸过海口:一年,仅一年,一年之后我要当记者当编辑。挺戏剧的是,这一年又一年之后,时间都不知跑哪了,我却依然站应在三尺讲台。人人都想爱一行,干一行,但真要因为爱所以爱,可能有,但不会太多,尽管它能让我们更加如鱼得水。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行。
第四,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告诉我们,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如果我们都能完成自己的中国梦,那将是人生之大幸,就像古人的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对工作的谋求点就会有所不同。工作不仅可以让我们养家糊口,还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套用朱德庸先生的一句话:“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当,你可以不上网,但你就是不能不上班。”当然,你家有矿,你家有马云,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