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写好日记呢?
谢邀
我曾经参与过天津某银行解放前爱国银行家卞白眉的日记前言撰写,也翻看过他的日记原本,字体整齐俊秀,第一感觉就是字里行间透着“认真”二字。
实际上,许多名人日记都是认真前提下才产生了阅读价值。一本好的日记,不仅是一本详细的个人历史和个人心路历程,而且也映照着那个年代的许多值得人们回忆和纪念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也是一本好的散文作品,有情节,有描述,有思想,有议论,遣词用句十分讲究。写好真不容易!
那么,如何写好日记呢?其实写好日记既简单,又不简单。需要指出的是,不简单也是从简单发展过来的。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写日记,就能把日记写得有章有法,如同走路一样,都有蹒跚学步的阶段。具体说,我认为要坚持这些步骤:
要有恒心。坚持每天认真写日记,说来容易做起难。这需要坚韧德意志和毅力,以及对目标的责任感、使命感,并由此养成“上瘾”的习惯。上面说的银行家卞白眉先生,即使在外敌入侵、内战动乱的年代,每天工作再忙,晚上也要抽出时间书写日记。这其实是许多名人书写日记的共同习惯。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致高的时候,能写好几大篇;没有兴致时,日记能蒙上一层土。这肯定写不好日记的。
要多读好日记。刚开始写日记不知如何写,这很正常。天下从写日记到其他许多事情都如同画画一样,要从临摹做起。因此,不妨读一些名人的日记,现在出版的中外名人日记很多,择选一两本认真读一读,看看人家都记了些什么事,怎样选材;如何写得有变化,不千篇一律;怎样起笔,如何收尾等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同样,熟读些好的日记,不会写日记也会写了。
要从简单练起。不会走就想跑,不会画简单的线条,就想画蒙娜丽莎,肯定会摔跟头,会一塌糊涂的。起初,不妨从练习记录“流水账”做起,每天漱口洗脸、吃饭喝水、上床睡觉之类的,让手中的笔先热热身。活动开了,自然就有了起跑的能力,那时你会自觉不自觉地下笔顺畅了。
要学会借鉴。但是日记要写的深邃有思想性,有精神内涵,还是要经过一个修炼过程的。这不妨认真研究一下好日记是如何写的,看似平常的事情,人家如何写得让人爱看和耐看。也不妨闭起眼睛想想,如果人家叙述的事情,到了自己手里会“糟蹋”成什么样子,哪些差距需要有意识的去学习弥补。经常这样做,水平肯定会有长足提升。
要学会去粗取精。不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有由“薄”到“厚”,再由“厚”淬炼成“薄”的过程。开始不会写,到后来有啥写啥,最终精致到只写有价值的东西,舍掉婆婆妈妈的事情,絮絮叨叨的话。如同烹调,只有去掉那些不能入菜的冗杂部分,才会成为真正的美食。
要学会培养发散性思维。很多人在写作过程中,只是就事论事,不会联想,不会深入思考。这也是必须培养锻炼的。要干好一件事情,首先是个思想家,没有思想,就只能停留在模仿和表层。因此,要锻炼自己的发散着思维,举一反三。
总之,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用功,一定能做出精彩来。
有不同看法,欢迎在留言区探讨。
谢阅,欢迎关注。
日记是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真实情况记录,过一段时间翻出来看看,回忆回忆,有感动,有不足,有历史。纸质日记很好的保存下来,不但能保存记忆,还能作为文物收藏 ,对个人来说也是人生的一段真实写照。
1、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一个老人坚持写生活日记50年 ,一年一本摞起来半人高,差不多著作等身了。他就是写日常生活 ,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居住地的建设、物价,今天某地盖了楼、明天修了一条路、白菜当时一斤多少钱、吃的啥、穿的啥、刮风了、下雨了、地震了、洪涝了等等事无巨细。当时来看都是些流水账,但是50年以后再看,就有价值了。没有人这么五十年如一日用心去记载,地方史志部门都去找他请教。还有一位画家,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画了大量的速写,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城市。比如街景、交通工具、发生的事件,很直观 ,后来捐给档案馆了,档案馆人员说,这些速写填补了那个时期的空白。
2、现在人都不习惯用纸笔去记录了。但是可以写日志,用手机或电脑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活动,工作的、学习的、娱乐的、身边的。我原来写毛笔字,学书法 ,写一段时间练习纸堆了一大堆,一处理啥也没了,看不见原来的样子,对比不出来学习的效果。后来每天写完字,拍照记录留存,有时间翻出来对比检查,找出原因,再改进提高。
3、最近看一个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第一任书记带领全县人民种树,战风沙,每天都记笔记,记下种树的心得,有成绩有失败,有反思。离任时 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一一交代清楚,后任通过看日记才能详细了解整个过程,对自己的工作重点有所安排、改变、创新、突破、提高。这个传统被他们很好的延续下来,成为一笔宝贵财富。
4、无论用纸和笔手写日记,还是用手机、电脑记日记,都是一种积累和修炼,都要坚持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滴水穿石,文字水平会长进,文化能力会提高,综合素质会增强。写的生动一点,文艺一点,就更好,累计下来不得了,都能出书了,成为真正文化领域创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