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每周读完一本书:《万历十五年》——读完成为明史专家?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每周能够读完一本书,每本读完后,写几百字的读后感,我能否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为此,我思索良久,终于踏出最重要的一步,开始行动。
高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有一本书非常有名,甚至可以说是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当赵瑞龙公子公关不下高育良时,突然发现高书记是个明史爱好者,桌上放着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于是赵瑞龙让人去请大学历史教授,对高小凤的明史进行突击恶补,重点就是万历十五年,争取一个月之内,让小高成为明史专家。
结果高育良上钩,对人格美容后的小高好感度直升,慢慢被腐化,直至走上不归路。
这本本身口碑不俗的书,借着《人民的名义》又火了一遍。那段时间,如果你没读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讨论明朝历史。这本书躺在我的书架里已经有一两年了,现在终于让它重见天日。
推荐指数:★★★★★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但是为什么仍有人给出了低分呢?因为它不是入门书,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文言文和专用名词,对明朝历史一点儿都不了解的人读起来会很吃力。建议读这本书前可以先读《明朝那些事儿》,同时结合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食用更佳。
本书的作者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他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后来赴美研习历史,刚来美国时,已到中年,囊空如洗,在餐店洗碗碟,在堆栈作小工,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的景况,所以作者自称“自此学历史已有探询人生意义的趋向”。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这样的经历,让作者能够以“大历史观”、国际性的观点解析历史,戴上望远镜看历史,而不是以显微镜的目光注重局部。
万历十五年就是公元1587年,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当年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正因为没有大事,才更显得悲剧。明朝是1644年灭亡的,虽然这期间涌现出了一群能臣治吏,但是没人能阻止大明王朝走向衰落、灭亡。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黄仁宇此书,反映的乃是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大失败的全记录,作者又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由于作者熟悉西方宪政及历史,因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缺乏数目化管理,并将中国社会的结构比喻为“潜水艇面包式”(submarinesandwich)的社会结构:“上面一块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则是儒家的道德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古老国家,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面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违法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即使有成文的规则,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远大于实际功效)。而这种社会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在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是在向体制屈服;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个黑暗大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作者在全文中,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远见卓识,用大胆、平实的笔触评说明史,进而评述中国的历史。他在这本史著中赋予了历史真实鲜活的面容,不仅可以使人们清晰地体验到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细心的读者不仅可以从中品味个人的人生酸楚,而且还会发现隐藏于表面背后的历史积淀。用这种方式撰写历史,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往昔客观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深厚的历史迷雾中走出,进而思索。因此,读过此书的人都说:“读《万历十五年》给人现实意义上的启迪远在其史料价值之上。
此作品褒贬不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认为,《万历十五年》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得出的结论失之于偏颇、片面,作为学术著作不够格,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不值得肯定和热捧。 陈梧桐说:“我查过《万历十五年》的脚注,并非完整引用,多是掐头去尾,是在搞‘六经注我’——对我有用的材料才用,没用的直接去掉。还有一些脚注根本找不到原文。换言之,这样的‘大历史’就是不顾细节,数字错了,细节错了,也无所谓。”
清末的中体西用说是为“西化”论起了个张本,而黄仁宇的西体中用说,则是现代化论与历史目的论下的调和之说。 ——(陈正国评)
哪位作家的文章风趣幽默,作品有哪些?
国学大师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他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形成了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
1936年,当他写《生活的艺术》写到第260页时,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文风一变,空灵动人。
他写文章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他喜欢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
他的文章也讲直面人生,却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他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