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的最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是哪一个?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帮助?
给孩子讲钱钟书的故事
无锡城中七尺场,有一个“钱绳武堂”的民居,钱钟书的故居。钱钟书先生(1910-1998),中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代表作《围城》。钱钟书先生出生在近代商业繁盛的江南小城无锡,地域开放和家学渊源,以及战火纷飞,形成先生谦卑人格和开阔的视野。
作者拍摄于钱钟书故居
书香是孩子最大的财富。也许并不在于父母有多少成就或者学识,而是父母喜欢阅读,通过阅读,拓展家族的眼界,通过阅读,人性谦卑。阅读是最好的家族传承。四岁,伯父教他识字,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辅导钱钟书大量阅读,后来他以数学15分,英文和国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绳武堂
中西方文化的视野,更能俯瞰人生。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古典文化陈酿如酒,再加上清华外文系的大量外国文学涉猎,更能让他汲取中外之长,浸染出自己的人生观。1935年,钱钟书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奔赴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留学。第二年,就终止了惯例的课程,一天都泡在牛津的图书馆里看书,书海无涯,大部分的外文书籍,钱钟书都翻阅过。1941年,回到战火硝烟中的祖国,创作《围城》,以大西洋的宏观视角,观察人世。
拍摄于钱钟书故居
完美的人格,才会有唯美的婚姻。钱钟书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乐堂外遇见杨绛。吉眼荣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杨绛同为名门之后,大家闺秀,才情隽永。在钱钟书指点下,杨绛考取了清华大学外文系研究生。 从此一对伉俪从牛津到巴黎,辛勤为每一天绣上文学的衣裳,视野更开阔,共同的文学的兴趣和家国的磨难,在岁月中惺惺相惜。
故居墙上的老照片
人的一生,是一个风光美好的旅程,先成就自己,然后成就别人,在与别人的共同努力中,形成岁月凝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成就我们更好的自己。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她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便大声问他:“你在干什么?”
孩子兴奋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妈妈并没有给儿子泼冷水,不是用 “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手准备吃饭”之类的话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吃午饭喔!”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一本人人都知道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面的小兔子想要下河、上山、想要离开家去远远的地方,变成不同的东西,而大兔子总是温柔地守护、关心着它,直到它回到家里。这种自由与尊重的教育观念正在成为更多中国父母的教育行为。
我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在教育中,不仅严厉,更要宽容,不仅引导,更要放他自由。人类的幸福有一半以上来自想像力,不会想象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幸福。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和培养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遇不幸时也有能力体验幸福,当他陷入贫困时也有能力感受快乐。所以,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不善于想象的人。
小阿姆斯特朗的美丽梦想幸运地被他的妈妈幽默地保护了,才有了后来的首位登陆月球的人。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的梦想都轻易地被父母扼杀在摇篮里,从此再也没有飞翔的欲望,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你希望你的孩子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