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应该就是你给她的感觉无可取代。
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 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麼办呢?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 或许有两种可能。 要麼在记忆之海裏继续沉浸,在往事裏打捞珠贝,打捞沉落的星光月光,直到那昔年的沧海也将自己渐渐淹没。 要麼在生存之岸上重新开掘深井,以新的水源浇灌生存的荒漠,或许,当井水映照出汲水人的倒影,也会令他想起被沧海收藏的那些日日夜夜? 生命的水域就这样得以延续。 而记忆裏波光重叠著波光,倒影重叠著倒影,使人生有了繁复的层次和密度。 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他体验是否也是如此? 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你真的不想再读那些没有灵魂的轻薄之书了。 登五岳饱览山水之胜,你内心裏满是奇峰深谷,你还想再看那些被众人的鞋踩踏得不成样子、毫无野性和灵气的商业之山吗?…… 爱情、读书、揽胜、交往……都会有近似的体验。 沧海,太浩瀚、太深邃、太苦涩;沧海,几乎就是无限",就是生命与情感的极境。 所以,大部分人并未到过沧海,更没有到达沧海深处。 顶多只是远远地想像过沧海:可能是很大很深吧? 或者站在海边看了一眼大海:果然是很大很深的。 或者在退潮的海滩上拾几枚贝壳。 没有真正经历过沧海,所以,对水就不挑剔:咸水是水,淡水也是水,深水是水,浅水也是水,清水是水,浊水也是水。 曾经沧海,再也见不到水,是圣者的苦爱。 未经沧海,到处都是水,是凡人的福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又觉得,曾经到过沧海深处,记忆裏灌满海水的人,当他上岸,当他回过头来,会不会看见那一汪不显眼的、清清淡淡的泉水?或许清淡清澈的泉水,也能让他领略到另一种仁慈,另一种福气?使他陷於绝境的人生获得拯救?
这句话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之四,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可以说每一句都很经典,都成为名言佳句。其中,第一句更是全诗最绚丽的一笔。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对妻子韦丛深切的思念
第一句这句话化自《孟子·尽心》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是如果你看到了大海,再看其它的河水,溪流,就都不能称做水了,你要是与圣人在一起,做他们的弟子,那你就很难再听进去别人的言论了。
其实孟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衬托孔子的伟大,前面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方式(《孟子》最喜欢用的修辞)来表明圣人思想的魅力。
元稹很聪明的化用了这句话,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妻子韦丛的悼念。
元稹的这首诗成为了一千多年来,年轻男女思念对方时吟诵的经典名句。
历史上的元稹:背叛初恋,为官职娶了高官之女
但在历史上,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来看,元稹完全属于一个“渣男”,为了自己的名利,官职,不惜抛弃自己的初恋与韦丛结婚。韦丛的父亲当时是京兆尹,相当于首都长安的市长。在韦丛之前,元稹曾经与“崔莺莺”相恋,后来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莺莺传》(又名《玉真记》),我们直到的《西厢记》就是王实甫根据《莺莺传》改编的。
在《莺莺传》里,崔莺莺并不是相国之女,仅仅是财产甚厚的普通人家子女。元稹呢,当时在唐代已经是一个才子了,唐代士大夫的酒宴上,歌妓女们必定会吟唱他的诗篇,就连东宫太子都对他的诗喜欢得不得了。
《宣和书谱》上说他是“挟才子之气,而动人眉睫也”,意思就是说有才华,又帅,能吸引少女的目光,崔莺莺就是被他吸引的。
后来,他为了做官,就抛弃了崔莺莺,还写出《莺莺传》来诋毁她,说她不是良家妇女,是红颜祸水。史学家陈寅恪评价他,没有操守。不过,如果我们回到唐代当时的环境里,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代,门阀士族之风仍旧残存,很多才子考上科举之后,士族门阀都纷纷去找他们,想让自己的女儿与之成婚。这些才子也必须与他们联姻,否则一辈子官职都不会很大(这一点直到黄巢起义之后,黄巢将门阀士族杀戮殆尽,这一讲门第的观念才退出历史舞台)。不管元稹是不是不得已,但是他这一行为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与陈世美无异。
韦丛死后,又勾搭薛涛再一次始乱终弃
娶了韦丛之后,二人也过了几年好日子,元稹也因此入职朝廷,做了校书郎(虽是七品小官,但是能做校书郎者,以后前途无限)。但没想到,几年后,韦丛就去世了。
元稹写了数首悼亡诗,每一首读起来都让人潸然泪下。然而,这个“渣男”却就在那一年,借着到四川巡察的机会认识了才女薛涛。这个薛涛诗词也写得好,可是她的私生活也比较混乱,从小她就入乐籍,卖唱为生。当时,薛涛已经42岁,元稹才31岁,两人非常要好,“姐弟恋”的两人迅速跌入爱河。薛涛还大胆的写诗,说我们“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口味简直重得很。
后来,元稹离开四川,走之前跟薛涛说我会来娶你,但他一起不复返。回到长安之后,他又四处沾花惹草,娶妻纳妾,为人所不齿。
元稹每次去政府上班,他的同僚们就对他嗤之以鼻,甚至当着他的面说,哪里来的苍蝇,不知天高地厚。可见,元稹的人品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