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教师11万字专著被指抄袭3万字,回应称是中介组稿和出版社错误,你怎么看?
在证据面前,任何解释都是无力的,11万字的专著居然有3万字的雷同,这学术还能好好的做吗?或许你没有真正的真才实学,没有能力出书,暂时也评不了更高的职称,但这是暂时的,年轻的学者们也应该要耐得住寂寞,静待学术和专业的成长,任何的操之过急可能都会让你前功尽弃。
新闻背景
主角:潍坊学院讲师杨洁(被质疑者),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郝建杰(权益人)
质疑焦点:杨洁的《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诗经〉思想研究》,出版是九州出版社,定价39元,出版时间为2018年8月,一书共11万字,其中抄袭郝建杰的2011年的博士论文将近3万字,抄袭率高达26%,初次举报时间为2019年6月,10月11日郝建杰公开发文声讨。
杨洁其人:杨洁,潍坊学院传媒学院的讲师,主要研究《诗经》,主持山东省级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等多项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奖,2016年获聘省级学科专家。
事件结果:
发现抄袭后郝建杰第一时间联系杨洁本人,杨洁解释是委托中介组稿出版的书,但否定抄袭。
2019年6月份向潍坊学院举报,该校学术委员会称将成立工作组严肃调查,随后向郝建杰解释在杨洁讲师手中还有一本同时出版的17万字的书,有详细的页尾引用注释,而涉嫌抄袭的书是出版社的传输错误导致,与杨洁无关。
在事件持续发酵后,潍坊学院10月13日发文称:杨洁已经停止工作,配合调查,委托第三方法律机构进行鉴定调查。
抄袭初次调查结论站不住脚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该书有大篇幅的内容都是一字不差,不存在引用的说法。书籍出版发行是很严肃的事情,谈何数据传输错误,书籍最终出版权肯定是要经过杨洁本人的审核。
另外,如果说明明知道发行错误,为何不提前纠正和发布声明,该书是2018年8月出版,事发是在2019年6月,中间有足够的时间去纠错,有不少大学图书馆有收录该书,我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学老师为何热衷于出书立著?
估计大家都很清楚,市场上很多组稿中介机构明码标价第一主编,价格低的上万元,高的几十万元都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属于学术造假行为。可这些老师为什么要冒险?
正常情况下,这类专业书籍在书店里是没人买的,受众很小,出版还要花钱,费力,一般老师哪有心思搞这些,有时候也是没办法。为了职称评定而已,学术方面的成就是重要指标,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多搞科研项目,论文,专著等,有时候在职称评定的关键时刻,为了达成硬性条件,不得不铤而走险进行学术造假。
结束语:
大学的学术造假前赴后继,归根到底还是高校老师的职称评价机制不科学导致,必须要进行改革,要突出教学能力对职称评定的影响占比,最大限度减少学术专著出版的要求。同时,我们还要规范出版社和组稿中介的行为,书籍文化市场不是菜市场,花钱就能著书立说会显得知识很没有价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学老师本人要加强自我修养,大学就要有“大”的样子,就算成不了大师,也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关于大学学术圈的风气,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教育热点话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近日,身在太原师范学院的郝老师,在图书馆意外发现一本同行的专著,拜读过程却发现其中大篇大篇是自己无比熟悉的内容——自己的博士论文。这种感觉就好比自己的亲儿子认了其他人做干爹,自己却完全不知道。这本书共11万字,而抄袭部分达到了3万多字,占到全书的26%。于是,郝老师本着负责的态度,向这本专著的作者,潍坊学院的杨老师核实。结果对方却说此专著为中介组稿而成,并不承认抄袭,且此后再也不回应了。随后,郝老师又联系了潍坊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口口声声说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最后却告诉郝老师,他看到的那本书是残本,而杨老师出版的那本是不一样的。尽管这一解释漏洞百出,毫无说服力,但学校始终不承认杨老师是学术不端,甚至抛出一句:这是你和杨老师两人的事,与学校无关!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都忍不住要说一句:什么鬼啊!白纸黑字的3万字写在书上,书的作者留着你的大名,你说这不叫抄袭,那什么叫抄袭?你说书是中介组的稿,也亏你说得出来啊,敢情就是花钱找抢手写的一本著作吧?谁写的,写的啥估计你都不知道吧?写出来,挂个名字,多半是用来评职称什么的吧,因为著作这玩意,也就是职称能用得上,谁还能指望它卖钱?更奇葩的是学校的回答了。学校说他们没有能力验证杨老师是否学术不端,我本人作为高校工作者,也知道学术不端的行为非专业人士确实是不容易看出来,但现在是明明有人举报,有举报你就必须受理,你就必须去查清楚,否则要学术委员会何用。学校还说,这件事与学校无关,都是老师的责任,学校不承担连带责任。可国家的文件明确说了:高等学校是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主体。高等学校应当建设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领导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依据本办法完善本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理的规则与程序。你能说跟学校没有关系?
我一直认为,中国高校学术不端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完全在高校。什么零容忍,实际上是太能忍。每每遇到学术不端问题,都说调查调查,但实际上是给自己留出时间来考虑怎么圆谎,最后给出一些“失误”“无意”“被蒙蔽”“被欺骗”的结论,不仅不提学术不端,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件过后,老师照样上班。职称照样晋升。
一方面,一些高校对自己人总是存在包庇,特别是一些带帽子的人才。这美其名曰“保护”人才。实际上,“保护”了一个这样的人才,伤害的是整个学校的学术风气。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有家丑不外扬的心理。如果是自己查出来的,偷偷处理了就行了,如果是外人查到的,那先平息了再说。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坐实学术不端,学校的声誉会受影响。其实恰恰相反,能够大义灭亲的高校往往更令人信服,而那些包庇造假的高校,会越发让人看不起。只可惜,有些人把自己的官帽盯得太紧了,想不到这一点。
作为高校工作者,对于这件事,我还会一直关注,想看看,对于这种板上钉钉的学术不端,潍坊学院最后还能给出什么样的奇葩解释,还能怎样挑战学术的底线。
天呐,这位学院的教师讲话真直,直接暴露了行业内幕,也暴露了自己专著的来源:委托中介组稿,一句话把问题推到中介和出版社头上,委托中介组稿,署你的名,难道说你不审吗?
我在这里也讲一段我自己个人的经历吧,虽然不是这样的专著,但是也与此话题有一些相像之处。
我在当年从国企离职以后,有一段时间没有上班,后来看到一家文化公司在招聘编辑,所以就过去看了一看。当时该单位特别需要人,我因为有着多年的文字经历,又是工科出身,学的是电子专业,一直在企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所以他们觉得对他们的杂志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人才了。这家文化公司的杂志是一本家电装饰类的杂志出版五本电器类的杂志,有对外发行的刊号,每周出一期,一期版面多达200多页,销量非常好。
这家文化公司的运营模式是这样的,他们有招聘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销售,所谓的销售,就是向那些有需要办职称的技术人员提供版面,至于文章的内容,可以是需要版面的人员自己提供,也可以由公司帮助他们来提供,自己来提供的,我们只要负责文字的通顺,没有错别字就可以了,而公司提供的文字,大多是公司的小编辑从网上东拼西凑抄来的,抄来以后东拼西凑在网上进行查重,确保查重部分的比例不超过30%,最后组成总稿,由我来负责专业统筹和校对工作。
我在那干很短的时间,正好赶上过春节就离开了,但是也是正因为接触过这个,所以知道这一行业,如果说老板能够拿到杂志的刊号,销量真的超级好,杂志版面不愁卖的,刊登论文需要排队,而且收费非常高。据老板说,跟他们同样性质的文化公司光在那个产业园就有好几家,只不过是针对的论文方向不同罢了。事过了好些年,不知道这样的公司现在还有没有或者又壮大了?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说到了中介组稿,那可能就是杂志社或者是编辑出版社找枪手帮着他写的稿,网上专门有一些写手在做这些事情,至于这些写手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极度的参差不齐,出现跟别人重复率极高的现象,也是在所难免,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论文不是他本人所做,把责任推到出版社和中介,直接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也揭开了这个行业的一个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