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名家都要找的灵感是什么?
美好的东西并非我们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本已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需要我们去发现或者感知。
但美好的东西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发现或者感知的,也不是随时随地能够被发现和感知的,需要美好事物与心灵的契合,需要时间与场景的契合,而这种契合是稍纵即逝的,诗人如果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就会与佳句失之交臂。
当然,有了发现美的慧眼和感知美的丹心还不够,还需要诗人有好的文采,能够恰当而准确地表述出来,能够将“意会”转化为“言传”,否则,美好的事物还是“明珠暗投”而不得其人,不能完美地展示出来。
这就是“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真实意思,一个“天成”,一个“妙手”,一个“偶得”,完美地诠释了“佳句”产生的背景和途径。
佳句难得,有些人一辈子搜肠刮肚也未必能够如愿,而一旦获得,则是无上的快乐和成就,因此贾岛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
因为佳句难得,许多诗人一辈子也就一两首诗歌能够流传开来,其他都是平庸之作。像李白、杜甫这样的超级天才,也不过十来首能够被后世推崇。
表达也是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贾岛的“推敲”故事正说明了准确表达的重要性和难度。即便是毛泽东这样的千古奇才,对自己的诗稿也是反复推敲、多次修改。
当然,对于李白这样的天纵之才来说,表达不算是难事,佳句可以信手拈来,出口就是浑然成章,所以,才能得到“诗仙”的称号。
虽然自己不是专业文字工作者,但闲暇之时有舞文弄墨的喜好,对于写作中的灵感,我是认同的。
有一段时间,我在床头边总扔着一个本,一支笔,晚上睡不着觉,在头脑中构思某篇文章,打腹稿,构思题目,构思框架,构思引子,构思起承转合,甚至某些自认为得意的语句、典故都已思虑成熟,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这就是灵感来了,便赶紧爬起来,拉亮灯,抓起纸笔,不管字迹潦草,一气呵成,对有打艮的地方先不去纠结,绕过去,回头再慢慢斟酌。如果错过时间,想着第二天再按构思的内容写出来,那就错了,灵感是转瞬即逝的,错过那个时间,就失去了那股激情和涌动的文思,想再找回来恐怕很难。
这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不敢冒昧揣度古人。但古人的“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恐怕也是借助灵感的力量吧。即便是天意成就的佳句,也是有深厚的积淀才能妙手偶得之的。这种积淀就是作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没有深厚的功夫是无法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的。那种下里巴人白丁式的打油诗,什么“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是永远无法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种格调高雅的阳春白雪相比拟的。
只有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积淀,才能够做到厚积薄发,但还要有唯美的追求。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写出了诗人写诗的态度、技巧和价值追求,杜甫写诗的态度是一丝不苟的,平生写诗就喜欢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求提炼出最佳诗句,深刻隽永,在世间能广为流传。杜甫老年,他的诗歌艺术已经非常纯熟,才思也如泉涌一般。
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何尝不是追求唯美的内心写照。“为求一字安,拈断数茎须”更是苦行的修炼。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唐代,一个青年和尚骑着一头跛腿的毛驴行走在京师长安的大街上,正在为偶得的两句“鸟树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用“推”还是用“敲”而忘我斟酌,骑在驴上比划着做推敲之势,惹得路人又好笑又惊讶,就在他入神忘我的时候,跛驴被挟裹进了时任长安京兆尹的韩愈出行的仪仗队里,下人把青年和尚拿到长官跟前审问,青年和尚就把自己做的诗念给韩愈听,其中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拿不准主意。韩愈听了,吟哦良久说,我看还是用僧“敲”月下门好。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来。
一个典故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文人相“重”的佳话,“一字师”也成就了韩愈和贾岛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