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培养核心素养?要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什么为目的,如果学校让学生以学文化知识为目的,以分数、大学为教育效果,势必会削弱同学们出到社会上成为“劳动者”做事的能力。因为学文化知识只是成为“劳动者”的方法之一,“教学必须与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把学文化知识当作教育目的来抓,忽略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势必会导致学生“文化知识”,“劳动者”两头空,学的知识又交给老师了,出到社会上又找不到工作。要打造高效课堂,培养核心素养,教育必须要以创新为目的,以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为学习动力,以有创新为教育效果。创新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教育要培养出各级各类的劳动者,尤其需要顶级的劳动者(创新家,发明家,顶级的企业家),创新是为了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社会竞争,我们都需要创新,学校把创新当作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人说,主动学习是被动学习功效的10倍,但是我相信事半功倍的效果肯定会有!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关键还是要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扩大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权,同学们对哪一个科目学得怎么样,是否掌握了解透了?自己最清楚,同学们习惯了老师喂着“吃”,久而久之同学们就失去了“吃”的自然本能,老师不“喂”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吃”了。要尽快恢复同学们“吃”的本能,老师要尽量的放“权”,学习权,效果监督权,组织纪律管理和监督权……老师做学生根本做不到,或者以学生各自的能力都做不到的事,学生能做的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做,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引进竞争机制,大班制教育限死了学生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始终表现不出来。班分成5人一组,组与组之间相互竟争,相互监督,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不但要给奖牌,奖状,精神奖励,还要给予物质奖励和现金奖励,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或小组)让他们去学“社会实践知识生产劳动知识”,既着眼于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学,同时又考虑同学们将来毕业后出到社会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学习风气,学生一旦走上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进步的道路,其意义将不可低估。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老师们可以探讨交流?
我是一个搞课改多年的老教师,如果让我说怎样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想方设法让学生深度思考。
现在社会上的“网络暴力”、“盲目跟风”、“崇拜铜臭”,都是长期形式主义的教育,没有让学生深度思考的结果。
遇到一件事情,先不要先入为主地表态,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思考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继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付诸于实施,这才是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这种深度思考的习惯,来源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固化于课堂上对问题的持续追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形成深度思考的素养,对任何问题都能肩负起追根溯源的历史责任,才能有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希望。
什么叫“高效”?我认为能培养认真思考的能力,形成深度剖析的习惯,让学生能瞬间有所“顿悟”,就是高效。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课堂内容问题化”,推崇每节课使用《问题导读单》和《问题训练单》,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问题”这个抓手,一步步把表层的现象揭开,向问题的实质渗透。
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发散出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便是新的教学资源。因为这样的资源是来自于学生,所以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激发共鸣,将思考向深层次推进。
学生对表面现象的兴趣是暂时的,而对问题思考的兴趣却是永久的。当你的学生都能养成深度思考习惯的时候,你的课堂想不高效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