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读书成才的名人,读书成才的名人故事

匡衡除了凿壁偷光和会读《诗经》外,还有什么历史贡献和文学成就?

历史贡献还是有一些吧!比如搬掉宦官石显,以及劝谏汉元帝节俭忍让等。但比起后来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来说,后者更让人所不齿,也算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吧。

百度了一下匡衡的生平,知道了那个小时候勤奋上进,刻苦学习的男孩长大后的所作所为,心中不禁骇然,如果不是今天答题的需要,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个美好的印象。我们也经常拿他的凿壁偷光夜读书的事例来激励现在的孩子们,不过,历史总是有些讽刺,匡衡通过学习达到个人名望而获得权势后就不断利用权势来掘取个人的财富,完全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以至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为后人耻笑的结局。

结局之所以让我们大跌眼界,是与我们平时的观念有关。当我们在称赞匡衡时,我们称赞的只是他学习的刻苦精神,却丝毫没有涉及道德。其实这里包含的是两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通常却把它混为一谈了,并一厢情愿的认为读书人理应成为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那样的人物。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历史上自古有才无德的文人败类比比皆是。我们通常认为学问高了就应更明白事理,更谦虚低调。但是别忘了,自古以来,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荣华富贵,读书从来就是和功名相连接,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读书,换句话说,读书可以明理、修身、养性的作用却成了一个被人忽略的第二作用,这也是教育的悲哀。

读书成才的名人,读书成才的名人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段时间任正非就呼吁:"把教育做好,国家才有未来,要让优秀的人愿意去当老师,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其实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即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只为个人的利益。这又何尝不是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只是千百年来,我们都把它曲解了,把读书和做人连在一起吧,让人们明白,读书好,做人应更好!


谢邀,匡衡的出名,就在那句成语“凿壁偷光"。中国人特别喜欢励志的故事,清贫之家,惟发愤苦读,混个光宗耀祖,那会受到满大街的景仰。匡衡如果不是晚节不保,差一点就真的可以算个成功人士。历经西汉元,成两朝,官至丞相,封乐安侯。《汉书》有其传,从油灯都舍不得点的穷小子,到位极人臣,可以称得上很牛的成功,可惜的是匡衡成功学钻研过了头,大肆收刮土地,在皇帝老儿那里讨得的封地就达三万一千亩,还不知足,实际侵吞达四万亩。贪婪之人,必有坑爹的儿孙,果不其然做了都骑校尉的儿子匡昌,酒后杀人进了大牢,而他的兄弟想了个胆儿壮的主意,劫狱,土豪不土豪。幸亏匡衡会做人,蓬头赤脚的跑到皇帝面前去请罪,免其不死,贬为庶人,估计儿子也没好结果,一切又幻化为零,郁闷而亡。匡衡的学问并不大,也许是凿壁偷光,书太少,读得慢的缘故,主攻的是《诗经》,为六经之一,汉代规定,通过考试,可以取得博士的头衔,匡衡考了九次都不中,后来是在皇帝身边干活,皇帝送的名誉博士,但匡衡讲《诗》的名气很大,各级官员包括皇帝都喜欢听,当时人称“匡说诗,解人颐。”,就是听他讲很开心,有点百家讲坛的效果。这种人有个特长,就是善解人意,知道别人喜欢听什么?这对于他后来的腾达,左右逢源至关重要,但想成为文学成果流传千年,那是不可能的。

读书成才的名人,读书成才的名人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