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自己情绪?
千万不要控制情绪
情绪控制的结果只能导致不良情绪堆积,就像一个人想哭的时候,没有哭 出来,忍的结果其实更痛苦!
心理学不是教人控制情绪,而是管理情绪,不是消灭焦虑或抑郁,而是学会和焦虑抑郁和平共处,就像一个人失眠的时候,如果你拼命想摆脱失眠,其结果是失眠更严重。
情绪是受意识控制还是潜意识控制?意识更多的还是带有理性思维的特征,所以意识控制情绪的时候,人往往是淡静的、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意识都可以控制情绪的,换句话说情绪失控的时候,情绪到底是什么支配?
情绪失控的表现常见为:无名的怒火和莫名的惆怅,到底在什么导致了失控下的消极情绪?
佛洛伊德说那是潜意识,就是曾经被压抑的意识开始工作!缺少父爱的女孩子更喜欢嫁给比自己大得多的男人 ,这就是佛洛伊德的潜意识产生的逻辑!有意思吗?早恋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晚婚,也是同理!
当人的潜意识积压太多的时候,往往就会脱离现实,有意识参与的时候,会表现为浮躁、焦躁,然而当意识逐步退出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全面接手情绪的管控,这样就出现了情绪障碍问题。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个体逃避生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成为神经症患者。
荣格则说:神经症其实是逃避痛苦的一种方式,是人生正常痛苦的替代品。无论是未来的时间维度,还是过去的时间维度,我们恰恰无法接受现实和当下!
快乐的感觉是什么?忘我!痛苦的极致也会导致忘我,但是这种忘我其实是幻觉产生的,我们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描述的这种意境,临死的小女孩眼前浮现出奶奶、烤鹅等,这一点和神经症非常相似。
1、读经典。经典之作的予人安静,走心和感染力。
2、少议论。听话听音,只听不说。不要让情绪控制了自己,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3、练心态。面对现实纷扰,面对不堪的现实,静默调解自己的心情,最重要的是别让纷扰伤害自己的身心。自己担了,下面也就别担了。但是要记住此时此刻,什么是CR,让时光来消蚀QR。通过一些事情,可以看透更多的人和事,看透世态炎凉。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转向身心健康,人生品质。终究生命、心情属于自己的,仼何身外之物都不可能替代。看到了各种表演,听到了各种吠声,悟到了各种道理,明白了为什么?为什么要?一切终归于沉寂,心也随之消散,战胜自己,无视尘埃,顺其自然。该看的表演还是要看,但不会那么幼稚和无知。该来的终归会来,该记的也要记住,眼光放长远一点,用时间来证明。不建言,不多言,不抱怨,不争辩,无欲无刚,日子随风。
4、能低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保持自己的身心好的状态。是非曲直自有人评说。
5、变强大。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定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也见识过人生百态。内心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懂得人生的真谛。绝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勇气和激情。经历绝望,但不要被绝望吞噬,相反你要胜过它。
6、能担当。自己担了责任就要减轻真正无辜的人的责任,不能白担。对真正不负责任的人,区分主客观还是要处理。
7、会释放。学一点太极。关键时刻没个有人替你说话,今日始知为谁劳。
8、看结果。善恶终有报,因果自在心。
9、选方向。做方向不明不知为了什么,和不值得合作的人共事,和没有默契的团队合作是不值的。
10、有决心。既然已经烂了,那就让它烂透了再说。与其修修补补将就迁就,不如打烂重来。重组一支队伍,用新的理念观念改造新的队伍。重定薪酬,重新竞争上岗。
情绪控制是人生快乐之源、交际之魂、成功之基
现在人们最关心的也是最流行的莫过于“情商”培养。何为情商?简单说就是人的情绪和行为之商,它是人怎么表现、怎么行动的处世哲理。人的情绪是由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决定的,即由先天和后天构成,外向和内向是先天决定的,环境适应改造、认知提升是后天可以培训的,先天无法改变,贵在后天修养,所以出现了控制之说。所谓快乐之源,与人生定位发展方向有关,量体裁衣式的选择发展方向,就会遇事得心应手,在快乐中取得成功,反之,选择不切实际的发展道路,就会处处受阻,在焦虑或抑郁中失败;所谓交际之魂,是因为人是社会人,处在大千世界之中,从大众、合规律是生存前提,把利他利己的思想表现在情绪和行为上,就会朋友遍天下,协作共事成就事业,反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使人敬而远之,无协作伙伴,事事难以成功。
同时,良好的情商既是社会性还隐藏着民族性,情商高不等于逆来顺受,不等于“讨好”,把 “君子”变成 “小人”,“三观”正是前提,坚持正义和道义,才能称得上良好地情绪培养和控制。
那么怎样培养良好地情绪呢?这里主要以未成年孩子为例。
第二,爱憎建立。让孩子看到什么人和事不能做,什么人和事该同情、援助,培养善良的心和批评的态度。
第三,尊长之心建立。把尊老爱幼贯穿于日常,如吃东西能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
第四,合众习惯建立。尤其是在幼儿园共用玩具、协作游戏等。出现分岐时要分清对错,不拉偏架,孩子受到委屈多安慰,多鼓励和疏導。
儿童情续控制培养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阶段。一般来说情续和行为的塑造要在孩子五岁前完成,一直到成年都是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到了成人情续和行为就很难改变了。所以,从心理发展学观点看是非常强调后天教育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的。
情续培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是从小事上体现的。只知占便宜,只知道以我为中心,社会化情续能好吗?有一句都难以接受的话叫“龙生龙凤生凤”,如果换个思路考虑,自家孩子情续的好坏养成,主动权不是在父母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