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教育?
感谢邀请,青少年一般是指12-18岁之间年龄段的孩子,把握好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科学的引导确实能够让孩子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更为平缓顺利的度过;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到你。
青春期的焦虑和自我认知的冲突
目前,我国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已经提前了至少2-3年,基本从12岁开始就进入了生理和心理的高速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把握好孩子的0-7岁第一发展高速期,那么,这便是更为关键的一个心理发展时期了。
在这个年龄阶段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心理发展特征:
1、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无论是男孩、女孩,他们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从未感受过的变化,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充满挑战和焦虑的;所以,作为母亲或者父亲,对于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都要进行一定的性心理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的合理成长。性心理的发展看似只是一种本能,但是这种本能却会在今后的情感过程中起到或好或坏的积极作用。
2、自我认知高速发展;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渴望独立自由和渴望家庭的爱与温暖同样重要,同时,他们也会在不同的选择之间产生较为矛盾的心理冲突;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当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理层面的关爱,同时,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性以及家庭的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感受爱的能力并不是只有某个家长给予的,而是家庭的整体氛围塑造的。
同时,对于青少年自身来说,我是谁、我该怎样认识自己这个问题是一个突出的心理冲突,他们希望积极地获得他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对于父母来说,责备和打骂式的教育并不会给予他们正面的意义,反而,可能让他们的人格将来走向偏执。
所以,总结来看有个关键词:科学认识青春期、家长需以身作则、合理引导不偏激、青春期心理更脆弱。
希望我的回答帮到你了。
有益的心理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母亲的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暗示”的方法和理论归入到催眠术或者心理治疗之类的范畴。我认为“暗示”这种方法,是一种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 爱的暗示给孩子以力量
有一位母亲从不对孩子的学习提任何建议,虽然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她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把它称为“母亲的暗示”。
几乎从一生下来,她就不断发现许多孩子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并总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饰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一声不吭。”“你看,他的力气真大,这么重的东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种种。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这位母亲也会本能地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禀赋。
等到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她有时甚至把这种表现和神秘的世界观连起来。“你看我们家孩子就是脑瓜好用,天生就这样,我给他算卦都是上上签(最好的),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她的这种暗示完全出于本能和爱,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现很出色。
2、消极的暗示让孩子失去信心
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暗示,就是来自母亲或父亲的对孩子消极的暗示。一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儿子,“阿姨,我的头太大眼睛太小,不好看!”儿子忽然说,我大吃一惊,原来自己与朋友聊起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当时觉得他还小,不会在意大人所说的话的内容。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不到三岁,就关心起自己的容貌:认为自己不好看!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语气低沉地说:“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学不会。”“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唉,笨就笨吧,这就是他的命,他的命不好,有什么办法?”“我家那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学不会。”“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等等。仔细想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