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您又是如何对待教师的呢?
我校是百年老校,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升学率很高。以下是我心目中教师的“德能勤绩” 。
“德” 指师德,师德高尚是优秀教师的基础。高尚的师德的教师做到了“三热爱”: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朴素地讲:爱学生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育。
“能”指工作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需要学习;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老师,向老教师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培训。通过认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工作能力强的教师。
“勤”指工作勤奋。做到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勤到班、勤观察、勤总结。
“绩”指工作业绩。教育教学成绩的好坏,通过学生和家长可以迅速地传播开来。优秀的老师,家长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到你的手中;成绩差老师,学生和家长都避之不及。
但是,老师在工作之余也有自己的生活,有家庭需要经营,只有做到家庭和工作两不误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教师是人不是神,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学生,足矣。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我实现了我初中时的愿望:做一名老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研究生毕业后,到一所高校工作。新老师培训时,副校长给我们上了一课,主题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的,这是一首歌的名字。但副校长是让我们讨论,我们要为人师了,要不要成为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老师那样。我当时对这个话题还没有太全面的认识。
今天看来,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太重要了。他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温暖的手,扶持着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句成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比喻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应对他们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
也许,有的人在求学过程中,遇到过师德不好的老师,给他们人生带来阴影甚至痛苦,所以有很多人在感叹世风日下,师德败坏。
但是我相信,教师队伍中的绝大部分人,是担得起“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名号的。
我心目中的老师,应该像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像我读硕士时的导师。
我所在的年代,第一次接触英语是初一。那时我是一个成绩中等,默默无闻的学生,存在感极低。直到英语老师把我写的26个字母作为范本贴在学习园地时,我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更多的是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发现了我这棵平凡的小草。
我还记得有一次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个节目,我们班是大合唱。班主任(英语老师的老公)把我安排在了最后一排,有一次英语老师来看我们排练,把我从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我也不知道她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是对我而言,我被人看见了,而且受到了重视。
初中三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两名,以致于在高考填志愿时,所有的专业都是填的英语,因为我发现我只对英语感兴趣。后来一直到读研究生,到现在的工作,都是跟英语打交道。
我很感谢我的英语老师。全班60多位同学,我那么不起眼,她看见了我,开启了我的英语之路。可惜的是,我除了在大二寒假班级聚会时见过她以后,就再没与她有过交集。听说她和我的班主任一起调到省会更好的学校去了。我相信她一定也会过得很好。
我心中最尊敬的另一位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在英国做了几年陪读夫人,她的口语听起来非常地道,口音非常纯正。本科时她教了我们语音、精读、听力等课程,治学非常严谨。她常说,要给我们“push",这样我们才能前进。研究生考试报名时,我选了她做我的导师。
读研究生三年期间,和她接触比较多。她穿着普通,没有很多老师那样时髦的打扮,但从她的一些细节方面,能看出来她是一个精致的人,这可能与她在英国待的那几年,见证了英国人比较含蓄不夸张的生活态度有关。
在毕业前,她请我们五位同门去学校附近最好的饭店吃饭,席间嘱咐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要尊敬父母和公婆,和另一半要和睦相处。毕业快十年了,我一直都记得她给我们说的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