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爱如山,父亲节到了,儿时的记忆里能够找到父亲的踪迹吗?
爸爸的教诲铭记心间<原创散文>
图中新华社、河南日报记者采访我父亲!
1998年,我采写的《张文贵带领乡亲奔富路》一稿被《河南电台》播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随后新华社、河南日报到我村采访我父亲。 我的父亲是村里的村长兼村会计,这是群众对我父亲的评价:一生是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好干部!
图中:张子保参加东莞文学会在会场。
小时候,我最愿去堂屋西房帮爸爸干活,堂屋西房存储稻谷、小麦等粮食。那时候用茓子茓粮食,大部分一茓就是茓二米多高的稻谷和小麦。因为每次去西房都能打许多小鸟回来玩,有的可以煮一顿佳肴吃。
有一年冬天,我放学回来,我跟爸爸去西房择小麦选小石头。爸爸边走边问我,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不知道,我回答说。明天11月6日是你的生日,爸爸给你做点好吃的,这几年忙的没有好好给你过过生日,你已经10岁了,这次热闹热闹。我高兴得跳起来,差一点把爸爸抱起来。我嘴里低一声高一声地哼着歌,帮爸爸干这干那,几袋子小麦很快选完了。突然从窗子外飞来一群麻雀到西房啄稻谷。爸爸急忙拿起扫帚乱打,几只麻雀在屋里飞来飞去,弄得屋子里面到处都是灰。大麻雀都从窗口飞走了,唯独小麻雀飞来飞去,那无路可逃的小麻雀进入爸爸的袖子里。我高兴地跑到爸爸的身旁,伸手要那小麻雀,这时爸爸才醒悟过来,从袖筒里掏出小麻雀,那只小麻雀吓得要死,好半天才活过来。我说爸,把这只小麻雀给我吧,就算是给我的生日礼物,行不行?爸爸沉默了一下才说,你摸一摸着可怜的小麻雀,爸爸抓住我的手放在小麻雀的胸口上。我摸到它扑通扑通的心跳,爸爸二话没说,走到门口把那只小麻雀放走了。
我气哭了,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现在已经10岁了,你该懂事了,那只小麻雀为了逃生,才钻到爸爸的袖子里,它求救于我们,你说爸能害它么?有一天你遇到了坏人要害你,你拼命地逃到一处人家,那救你的人要杀你,你看行不行?”这时我没话可说了。爸爸擦着我脸上的眼泪,对我说,孩子,你要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做人千万不能乘人之危!!!
那只小麻雀三十多年前就飞走了。父亲也不在人世了,可父亲的教诲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作者简历:
张子保,资深媒体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共发表文学、新闻若干,创办《新莞人》报一举成名;曾因为报道《群众为县委书记下跪》一文,而轰动国内外。目前博主在北京一家媒体任社长。
一节课中,阅读和写作能实现双线进行吗?如果可行,怎么操作效果最好?
你好,从提问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研究型教师,我很敬佩这样的老师,反对不动脑子教书。
关于你所提的问题,我恰好做过类似实践研究,相信可以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回答。
首先要说明,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双线并行是完全可以的,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新研究,早有人做过研究,并且在现在的统编教材里也有所体现。
我觉得你应该也有以上认识,只是对到底怎样操作存在迷茫。相信这也是令许多年轻老师困惑的问题。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说一说对于阅读写作双线并行教学(以下简称‘双线并行教学’)的几点认识:
第一,要选准课文。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宜进行双线并行教学,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双线并行教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和作文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课文进行设计。
什么样的课文合适呢?我主要考虑这些方面:1.体裁为写人、叙事、写景,这是小学主要学习文体;2.行文上写作特点比较明显,这样便于教学;3.内容上接近现实生活,易于学生模仿。
第二,分清主次。阅读教学是主,写作教学是次,双线并行教学只能‘顺手牵羊’,不能喧宾夺主。如果宾主倒置,那就上成作文课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势必完成不了。
第三,因文定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写作知识的学习量,不追求量多。不能为了强调写作知识的系统性而生硬开发出写作知识教学。这样就会陷入主次不分的困境。
第四,备课确定写作知识点与教学设计。阅读课上顺便进行哪方面的写作知识教学,怎么教,必须先确定,不能上课时临时起意。没有计划,随机教学,效果不好。
第五,随文启发感悟写作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是把写作特点学习安排进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就是让学生自学某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思考这部分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理解深刻。实在不行,老师再讲解教学。
第六,训练要及时,但不一定都要当堂完成。有些老师强调当时就练,这样效果固然好,但却不是所有课堂时间都能够充足,有时是无法当堂完成的,这种情况下还‘硬塞’,可能阅读写作都搞不好。我的做法是,小片段课堂练,篇幅长课后练,及时检查、评价,没有反馈效果不好。
第七,长期坚持。阅读写作双线并行教学,虽然阅读教学是主,写作教学是次,但这只是课堂之‘主次’,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教学也是主,所以双线并行教学要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教育夜话,悦读感悟教育,观察评说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