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方舟子打假无数战无不胜,却唯独撼动不了韩寒?
Truth speaks for itself. 事实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如果方舟子指责韩寒代笔的事情是真有其事的,任韩寒怎么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把事情完美地掩盖过去。相反,如果方舟子所指责的事情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那么任方舟子以前打假多么无往不利,也必然走向失败的结局。
方舟子打假韩寒有没有成功,这个本身就是具有巨大争议的,而这种争议,本身就说明问题。方舟子以前的打假对象,李一,张悟本,唐骏,等等,都是一打即倒,没有任何争议。这就是事实的力量,这些人本身就是确实有问题的,Truth speaks for itself,我前面说了,事实站在你这边,你就是战无不胜的。
反观打假韩寒,出现这种巨大争议,本身已经是方舟子输了一阵:你以前打假咵嚓拿下,这次却有如此重大争议,不是失手是什么?
以前打假,方舟子抱住关键点痛打落水狗,无需东拉西扯,即可击溃对手,比如针对唐骏,方舟子就揪住学历这一点穷追猛打,唐骏就顶不住了。相反,打假韩寒因为缺乏这种硬事实支撑,搞到后来方舟子开始胡搅蛮缠,连身高头发套都整出来作为代笔铁证,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说白了,没有事实的力量的人,才需要东扯西拉,这本身是方舟子黔驴技穷的表现。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方舟子奈何不了韩寒?因为事实站在韩寒这边,事实是战无不胜的。
有谁读过韩寒的《三重门》?还记得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女子吗?
提到韩寒,提到《三重门》,我忍不住点进来。
当初,韩寒和郭敬明都从新概念大赛中走出来,而他们对于80后,乃至90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相对于郭敬明总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细腻文笔,韩寒的辛辣文风更受欢迎,尤其是在当时,对于应试教育的批判,说出众多填鸭式教育学子的心声。
那时候,《三重门》作为他上学期间写的文章,还属于稚嫩,更谈不上文笔,而他的大火,得益于韩寒本人擅长的杂文,比如那篇让他脱颖而出的《杯中窥人》,从一张纸团进入水中而由此想到人性,这种思维与他的年龄不成正比,于是,他的杂文倍受欢迎。
《三重门》属于涂鸦式作品,但它生活化,而且,很多东西容易读懂,最重要的是可以激起共鸣,林雨翔仿佛就是我们上学期间的影子,它也更像是韩寒的自传,毕竟,韩寒当年也是体育特长生,而且,文章中对于应试教育的调侃,读着很是过瘾,还没有人可以一边生活化,一边有调侃化的描述学生生涯。
《三重门》谈不上优秀,但有一定开创性,加上韩寒大胆的语言批判,以及辛辣的杂文,这部学生生涯写的小说大火。
里面涉及学生懵懂的感情,也就点到为止,整部以林雨翔的失恋收场,但这份感情,开始的糊涂,结束的也糊涂,但就是这份平淡,触动心理,因为真实,毕竟,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时上学,郭敬明和韩寒全集我都买过,但比起郭敬明,我更喜欢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