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乔布斯传》能学到什么?
前段时间中信的新书《原则》引爆图书市场,一方面有作者桥水老板的传奇身份加持,另一方面也有中信出版社在线上线下营销的良好配合,再加上口碑相传,这本书的销量在第一季度的图书市场是现象级的。这也是近些年不少出自中信图书之手的作品,包括《乔布斯传》也是其中的一本具有典范意义的出版作品。这里主要谈《乔布斯传》中文版出版过程中带来的启发:
传奇经历,以及苹果的极致产品,让乔布斯成为了网络时代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乔布斯本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IP。在乔布斯去世之前,正是Iphone产品最为封神的时候,坊间,特别是中文IT界对乔布斯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那种势能下,一本作者授权的《乔布斯传》几乎是万众期待。伊萨克森的这本《乔布斯传》,正是在这种期待中诞生的。中信能够第一时间拿到这本书的版权,本身就是对市场的极为敏感的体现。
这种对市场的敏感性,是图书策划的重要来源。后续,中信制作的《乔布斯传》,无论是在图书装帧,还是市场营销的组合打法上,都是一个具有典范的出版案例。内容制作,营销出击的时间点上,基本达到了这本书应有的图书样子,以及可能有的较大的传播效果。
这里仅仅是一个从外部看的简单化的复盘过程,具体制作的过程中肯定也有很多问题出现,但对于做出版还是有很多启示:如何在第一时间,甚至预测性地找到选题?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将内容与营销结合起来?《乔布斯传》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这是乔布斯给自己及团队设定的终极目标!
从最开始苹果个人电脑的推出,MP3 IPOD,以及彻底改变每个人使用手机方式的IPhone ,改变阅读及学习方式的IPAD,以及风靡全球的一体机及笔记本。任何一个产品的推出都都抓住了人性,每一个产品都影响着整整一代人。不得不说乔布斯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自于他每一阶段的经历。
乔布斯的人生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1.与小伙伴在车库创立苹果公司,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那个时代只有IBM这样的巨头生产公司级的电脑,但是苹果开发出了适合个人使用的电脑,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2.被自己招的CEO赶出了苹果公司,离开了自己创建的企业。这是最痛苦的时刻,但也正式这一段时间让乔布斯真正认清了自己。 到印度学佛(修禅),创立软件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等等每一个经历其实在未来的产品设计及开发中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3.回归苹果公司。王者归来!精简产品线,做苹果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出划时代意义的产品IPOD,'IPhone, IPAD. 最终让苹果成为一个时尚的风向标!科技的代名词。以及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成为历史上首家超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终其一生一直再追求完美。追求不断的改变世界!
Stay hugryn,stay foolish.
在悟空问答上的570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
《史蒂夫·乔布斯传》绝对是一本好书,因为你多读几遍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所谓“改变世界”的男人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神奇,他出生就被父母抛弃,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也是个脾气恶臭的混蛋,他只不过因为一些天赋,一些机会,做出了苹果。这本书也就在侧面上警示大家:千万不要去想着当乔布斯,这个世界真的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
出生被抛弃,不折不扣的渣男
乔布斯出生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是因为乔布斯生母的父亲并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和乔布斯的生父在一起,但当时又怀上了乔布斯,父母都是教徒,不允许堕胎,于是乎只能寻求领养,他们的条件是:必须要送这个孩子去上大学。(最后乔布斯只在大学待了几个月)
当然,乔布斯是幸运的,他的养父母虽然不是高等教育出生,但也算是工薪阶层,母亲是会计,父亲过去是海安警卫员,退役后做工程师,也是对乔布斯影响比较大的人,在传记里面乔布斯有说过他的养父做柜子,要把背面也打磨光滑,虽然使用的人看不见。这也就是苹果产品不仅仅外观漂亮,内部设计也非常有序。
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但是遇见了非常好的养父母,乔布斯也算是幸运的。但是讽刺的是,他长大过后,也抛弃了自己的女朋友和亲生女儿,还造谣说孩子不是自己的,鬼知道自己的女朋友有没有跟别人乱搞。当时正直苹果公司上市之前,乔布斯没时间当丈夫和父亲,所以他就选择抛弃不当。不过等到女儿丽萨上初中,他才开始扛起了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
时势造英雄,30岁之前没做过成功的产品
乔布斯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是现在有名的“硅谷”,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孩子都在工程师的熏陶下长大,乔布斯也一样。如果你家周边就是惠普、摩托罗拉、仙童半导体、施乐这些企业,你觉得你会经历怎样的成长?乔布斯和当时的很多孩子一样,从小就开始捣鼓电路板,做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外加上还有一个工程师父亲)。
一切的转变,来自于他的好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也是苹果公司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Apple I 和 Apple II的真正设计者。沃兹在当时做出了一款可以将代码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半成品,本来打算自己用或者向计算机俱乐部的人公开,但是乔布斯却拿过来做起了生意,卖掉了50台,赚到了第一桶金,紧接着才做出了大名鼎鼎的Apple II,真正让苹果公司一炮而红的产品。乔布斯在25岁的年纪,身价已经超过3亿美元。
但是,坦率的讲,乔布斯后面推出的Lisa和Macintosh两款电脑在商业上都是失败的,售价太高,乔布斯过于注重设计浪费了太多研发经费,虽然说率先将图形界面引入了个人电脑,但是这个其实是施乐发明的,包括鼠标也是,乔布斯只不过是钻了施乐高层看不上这项技术的空子,拿过来自己先用了。30岁时,乔布斯连续几次产品失误,被懂事会扫地出门。
不是企业家,而是艺术家
那么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乔布斯这样糟糕,也没有经受过什么正统教育,怎么就还是可以在后来带领苹果做出惊艳的产品?我个人理解下来觉得:我们不能够简单用普通人的成长路径去看待乔布斯。对于普通人来说,成长更多的是学习技能,对于乔布斯来说,成长更多的是思考底层逻辑。
乔布斯曾经作为嬉皮士文化的熏陶,开始追求自我的东西,他曾经几个月不洗澡,只吃蔬菜和树叶,吸食一些违禁物品,去印度寻找自己的心灵导师,喜欢禅宗,经常冥想(打坐)。这样的成长过程,其实乔布斯懂得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对底层人性的思考,他明白人的需求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打动一个人。
其实对于苹果来说,不是乔布斯一个人的功劳。工业设计负责人是Jony Ive,从1998年iMac开始一直到今年退休,负责了苹果有所硬件产品线包括IOS 7改版的设计工作;市场老兵Phil Schiller,从iPod时代就开始负责整个苹果的市场工作;还有最最重要的Tim·Cook,担任COO以来一直帮乔布斯擦屁股,想办法解决供应链和仓储的问题。其实乔布斯还在的时候,内部就已经清楚库克就是乔布斯的接班人。而乔布斯在整个苹果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掌舵人。
如果你是员工,你就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锻炼好技术技能;如果你是老板,你就必须要找人、找钱、找方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