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到底在听什么?
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到底听什么?
从当师范学生时第一次老师组织我们去三中听课,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记得第一次听课总结,带队老师收了我们的听课记录,看过一轮后说:同学们啊,你们真的不懂听课啊,记住你们是老师,不是学生,听课要听什么,你们要懂得啊。
那么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听了大几百节课,主要还是听本专业数学课多,刚毕业当老师那几年,真的不懂听什么。
后来随着听课越来越多,自己学习和积累越来越多,自己也越来越喜欢自我反思,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结那么多年的听课历程,我讲一下教师听课到底听什么?也许我写得不够专业,也不喜欢用专业术语,希望大家能看得懂。
第一,看授课教师的教态如何。
第二,看授课老师是否全堂把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看授课老师是否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第四,看授课老师对课堂出现的教学突发问题(包括事故和备课中没备到的,学生突然提问的内容)是否从容处理。
第五,授课老师讲授这节课跟自己或其他老师比有什么亮点。
第六,授课教师上课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总之一句话,听课就是为了听授课老师讲得好的地方,然后自我反思,如果是我这样讲课,会不会更好。
最后,我还是想跟年轻教师们讲一下上新课的问题,记住这几个,也许对你成长会有帮助(针对初中数学)。
第一,讲授新课前必须布置并批改好本节课的基础习题(包括课本练习题和学生资料中预习部分的练习),做到心中了解学生预习这节课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第二,别搞什么精彩的新课引入,那都是些花花肠子,没多大用处,毕竟学生专注度就那么10分钟,你引入都花了5分钟,剩下5分钟你能讲完重点?你能突破难点?
题目问的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那很显然指的范围仅剩这两种情况:
1.本校教师之间特别是同一个教研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1)全校教师不分教研组的听课。
那可以美其名曰听教法,因为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差距大,你一个文科教师去听理科教师的课你也不大能听得懂啊?
所以,这种听课与其说是听“课”,不如说是听“教”,听授课教师是怎么把控课堂、组织教学的。
但这类听课,严格算来,谈不上互相之间,主要是校方组织大家去观摩某些名师的教学,是冲着学艺去的。
这种听课是众对少的,不叫相互。
而如果是大家你听我的,我听你的,并且不分学科,则目的多半为两种,一是校领导在搞活动给上级看,为全校教研活动浓厚氛围造势;二是为了完成年度听课任务,尤其是一些小学科,教师太少,同专业教师互听,听课记录完不成,年底是要扣绩效的呢!评职称也是过不了关的哦。
2)同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听课。
骂我我也要说,一个主要目的是完成任务。除了个人年度听课计划规定的任务,教研组的计划任务你也要顺便完成了不是?
教研组每月(有的学校是每周)要开例会,搞教研活动,其实,有什么可研的呢?大家都很忙,专门搞个例会来清谈也不合适。所以,各教研组主要活动就是集体备课、互相听课、集中评议。
但文人相轻,自古亦然。大家平时一团和气,心里还不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不过,互相之间都要给面子,所以,评课多是表扬如潮,浓墨重彩;批评如挠,轻描淡写。说实话,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效果?
有没有真刀真枪、火药味十足的呢?也有,就是批评年青教师的时候,就有倚老卖老的口无遮挡,把人批得一无是处的。杮子捡软的捏,哪个行当都是通病。当年,几个“老”人这么批我,我直接下战书,要跟他们赛课,从此见我再不趾高气扬。
2.学区内教学比赛中参赛教师间的互相听课
其一是互相学习、借鉴;其二是知己知彼。
说这么多,好像是在否定听课,其实不是。否定的是非自愿的、形式主义的听课。那种自觉自愿主动跟班听课的方式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助益颇多、见效很快。亲身体验过的老师自然明白我的意思,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