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你更倾向哪一种人生志趣?
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反映其隐居田野之心已决,与其所羡慕的《世外桃源》环境相符合。他早已厌恶了官场斗争,故而寻求过着与世无争的安稳生活。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427年,四十一岁弃官归隐即405年,其《桃花源记》描述晋太元中期,太元376~396年,其时他还在朝为官,归隐之后,依据听闻之事写《桃花源记》及园田诗篇。本文只论桃源。
依《桃花源记》原文看,他用的字辞被后所改,使这世外桃源眼花缭乱,故地难寻。当时传闻的是“世外桃源”胜地,古人称竹为桃或桃枝,在古籍注释中不乏见到。其文句“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古文称花为英,继之以华,晋后之南北朝才有“花”字。文中以落英言落花,那么前句忽逢桃花林应为“忽逢桃枝林”,题目应是《世外桃源》。《述异记》记载南北朝有传说花木兰,而载入百家姓的花姓列入《姓苑》者是唐朝人花季陆(见《认祖归宗》花氏)。陶渊明去世是427年,刚进入南朝第七年,花字尚未出现,可见文中花字并非是其原文。
依《桃花源记》对景物的描写,上世纪不少学者对这一故地进行寻找,全国竟有三十多处自诩是桃花源。或景似、或名似,总是有所不足。却有一处景似而名异,就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有已废的桃源村。竹就是古人的桃,堰塞与堵河跟世外隔绝意思相同,武当山即武陵源,武水汇汉水入武汉长江,诸名均吻合。
据《中国历史未解之谜》介绍,从官渡镇桃园村波渔沟乘小船沿堵河逆流而上,可见一座孤山,山背峡口约米余阔,两边是数百米高的绝壁,称一线天。这条山缝若不崩坠,千六年前只能人入,不可驶船,加上竹丛茂密遮蔽,是很难发现这条山缝的入口。当代学者认为,此景确实就是书中之景,但是名字不符,不敢确定。
由于忽略古今文字,身在其境不知名,有许多学者认为世外桃源是陶渊明虚构的,三十多处自诩是正宗的桃花源者,拿不出较为完整的真凭实据,而这明摆着的桃源故地因为没有住户,所以就无人出来争个是非曲直,由我来代其争辩吧。自古总有出书审稿者将个人意识移向原作、帮其改字,致使原文患硬伤,堵住史路,误导后人,这是最不可行之举。希望得此岗位者,忠诚原作,疑惑之处经商讨之后再定未迟,勿擅自轻易改稿。
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这两种生活志趣我都意欢,但我还是倾向曹操《短歌行》中的生活志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写农耕劳动,与农民交往,写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真意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他的这些作品通过主观的抒情和客观的叙事,描绘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境界,表现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他在诗中描绘的景象就是他的理想社会。安居乐业,不闻外事。可他的这种理想社会难以实现。
曹操的人生志趣就不一样了,他的《短歌行》主题思想非常明确,慨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抒发了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非常深刻。如本诗以“朝露”比喻人生之短暂易逝,以“明明如月”两句比喻人才之难得,以“月明星稀”等句比喻人才择主未定,以“山不厌高”、“周公吐哺”等句比喻将以博大的胸怀,欢迎投奔他的人才。这些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总之,《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他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诗的主旨:他的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