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杨万里经过徐州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宿新市徐公店》是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提及的新市并不是当今的徐州。整首组诗表达的主要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欢和热爱之情。下面具体解答: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当时,杨万里担任江东转运副使,在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前往建康(江苏南京)的途中,短暂停留,住宿在一家姓徐的公子的酒店里,有感于眼前所见的美丽景象,兴之所至,于是提笔写了这两首诗。
诗歌标题中提到的“新市”,据后来考证,是位于现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东北的一个小镇子。南宋时期,这个地方水陆环绕,交通便利,是从杭州前往南京的必经之地。通过这首组诗我们还可以看到,新市的风景十分秀丽,很适合居住和生活。
而徐州,是今属江苏省的地级市,历史上称为彭城,历来是南北沟通、商贸流通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比之下,新市和徐州不光是一个小镇和一个重要城市的区别,而且现在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省份。徐州位于新市所在的德清县的西北方向,两地之间相距近600公里。所以在认识和把握一些地点时,不只要从地域的角度去考虑,还要充分了解其相关的历史、气候等各方面,从而作出更客观的理解。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组诗,由两首七言绝句构成。主要描写了作者在清明前后,留宿于新市镇徐姓公子店里,看到的美好田园景象和感受到的当地风土人情。当然相比第一首,第二首要知名许多,且被选入教材中作为课文,供小学生学习。
宿新市徐公店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一首诗翻译成白话文是:春天刚刚到来,柳树的梢头上已经坠满了深深浅浅的嫩绿,酒楼的檐角上,还有人插上了柳树的长条,叶子在风中轻轻飘拂。虽然现在不在家乡,但感觉就像是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隔窗望去,村社里人们唱歌跳舞的活动,实在是潇洒风流,让人觉得意味无限。
第二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在稀稀疏疏的竹篱笆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新绿也尚嫩小,还未蓬勃成郁郁葱葱之势。一个小孩子快跑着追逐一只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当蝴蝶飞入到黄色的菜花中,竟然被明媚的菜花晃了眼,再也找不到蝴蝶的踪影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