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伤感诗歌,伤感诗歌现代诗

你曾读过最悲伤与痛苦又快乐的诗词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是,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首先就是纳兰性德的《金缕曲 赠梁汾》。既如此,便以此词为例,试着分析一下纳兰在初见顾贞观写下这首词时悲伤痛苦却又快乐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金缕曲 赠梁汾 [清]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伤感诗歌,伤感诗歌现代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首词创作于康熙十五年,也就是1676年。当时,江南名士顾贞观(号梁汾)为了营救早年间被冤屈流放的挚友吴兆骞而北上京师,经人介绍投到当时权相纳兰明珠的府上做西宾。没有想到的是,四十多岁的顾贞观竟然与明珠二十多岁的公子纳兰性德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后因避皇太子胤礽(乳名保成)讳而改名性德。他的祖上本属叶赫女真,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纳兰家族也从龙入关,成为开国功勋。他的父亲明珠乃是康熙朝的重臣,官居宰辅;他的母亲则是英亲王阿济格女儿。其尊荣显贵与东晋的王谢氏族不遑多让,所以他在词里说自己“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伤感诗歌,伤感诗歌现代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别人眼里可望不可及的荣华富贵,在他看来却像累赘一般。与其他八旗子弟不同,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他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更应该是阮籍嵇康那样的狂生。所以,他用天下读书人都用的科举的路径考取了进士的身份,想用此获得立身之本。但是身份却是他改变不了的现实。考取进士后,他又成了特殊的一个。在同年们都出任或者候补各级官吏的时候,纳兰性德却恩荣地被康熙收为了侍卫。一方面,确实是他的才华深受康熙喜爱,而另一方面,他也成了康熙制衡明珠的一枚棋子。而这种特殊的尊荣恩赏却又拉远了他与汉族士人的距离。纵然他想如平原君一样结交天下的士人,可是“谁会成生此意?

别说结交天下人,在机谋权诈你死我活的权力场上,感性而理想主义的纳兰性德连一个说知心话的朋友恐怕都没有。他“是人间惆怅客”,在人生的撕扯中忍受着孤独带来的悲伤和痛苦。直到,顾贞观的出现。

可想而知,当满腹才华却不求功名、为了朋友而落拓江湖的顾贞观出现在纳兰面前时,他是多么的激动。那一夜,他们秉烛畅谈,推杯换盏。纳兰听着顾贞观讲他为朋友写的两首《金缕曲》,热泪滚滚而下。他曾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肝胆相照头颅相许的朋友!而现在,“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试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伤感诗歌,伤感诗歌现代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痛苦过后,就是痛快了!“共君此夜需沉醉!”别人说什么讲什么,去他的吧!什么忌讳什么礼法,去他的吧!什么将门相府王侯公子,统统去他的吧!有你梁汾这样的朋友,我愿意剖开胸膛把心热滚滚地捧给你!我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可是您千万不要辜负我呀!“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在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君须记!

这是一个好问题,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也体现了诗歌的妙处,诗歌是人类情感最为精美曼妙的载体。

我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第一次读到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完上阙,无限唏嘘,无限悲凉,转入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让我幼小的心灵忽而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与渴盼,然后猛地看到“小轩窗,正梳妆”,我刷地就流下泪来。

那种感觉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新鲜,好像我就是作者本人,我就是那位在梦境里面,呆呆地站在窗前,怔怔痴痴地看着夫人梳妆的诗人。此处,真是无限惊喜,无限怜爱,无限深情!

直至“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过一定人生阅历的朋友们,都懂得,其中有多少喜悦,重逢的喜悦,两情依偎的喜悦;然后,其中又有多少悲伤,天人永隔的悲伤,故人永逝的悲伤……

如此精短质朴的一阕《江城子》,细细品咂,则能体会到人类内心深处,共通的那种深情,它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最幸福喜悦的花,却带着最为悲伤的泪水。

另一首在我读来,也是最悲伤痛苦,又最为快乐的诗歌,《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节选最后四句)

为什么采薇中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此悲伤、如此痛苦、如此令人难以接受?因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啊!

那依依杨柳、青翠葱茏的韶华已逝,永不复回!我难以精确描述这里面的悲伤与痛苦有多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文学永恒的母题。试想《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那触目鲜妍的繁花,曾开得多么璀璨辉煌;那些标致翘楚的人儿,曾活得多么自在快活,那一切曾那么美好、那么美好,美好得像童话一样,人间天上不可寻,不可再得。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忽然之间,只剩下枯枝败叶,一片衰颓与凄凉了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