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先贤,展望未来”的主题,有哪些诗歌呢?
问题:“追忆先贤,展望未来”的主题,有哪些诗歌呢?
前言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认为但凡“怀古题材”的诗词,大多符合“追忆先贤,展望未来”的主题思想。
毋庸置疑,“怀古诗词”在中国古诗词中占的比重不算轻,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怀古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传统题材,古人已多有阐述,或谓:“见古迹而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它们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或许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或许凭吊古迹,感慨兴衰,;或者羇旅他乡,以古人之际遇,感怀自己的哀思,托古讽今……,既然都是“借古”,那么就离不了“典故”,感情基调比较苍劲悲凉,多以情景交融的手法。
怀古诗词,旷古博今的史诗
纵观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徜徉在每个时代的文学巅峰之上,留意“怀古题材”的历代文人墨客,令人目不暇接;仰视他们的文学作品,可以说灿若星辰。
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诸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特别是刘禹锡、杜牧,“两宋时期”的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怀古诗词脍炙人口,震撼人心,千古流芳。
诵咏他们文学作品,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愧,这些作品旷古而博今,大气而磅礴,这些诗人是名副其实的“怀古咏史”大家。
一首诗词,化典故于其中,寓教于情。在欣赏优美的诗词文章,同时也为我们展现曾经那一段历史……
“咏史怀古”诗歌的模式
- 据有关资料记载,“怀古”为题的唐诗,始见于唐代李百药的《郢城怀古》,此后继作者众多。
- 据《全唐诗》粗略统计,初唐怀古诗作者15人,作品23 首;盛唐怀古诗作者20人,作品77 首;中唐怀古诗作者40 人,作品105 首;晚唐怀古诗作者60 人,作品214 首。
- 具体来说,这419 首怀古诗,不论古体还是近体,这一建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 一种是从古迹与历史人物写到今之现实景物,由古到今,或是上下句之间,或是联与联之间形成古今对比,并且古今二元在诗中更替出现;
- 另一种则是先写现实实景,再写古之历史人物与古迹,由今到古,古今二元交叠出现。
“咏史怀古诗词”例证
- 诗仙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全诗八句,写现实景物,触景而引发愁思,意寓言外。全诗缅怀往事,寄托情思。“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物是人非事事休,却又历历在目。
- 杜甫的《蜀相》,乱世思良将,不仅仅缅怀诸葛亮,从诗的结尾能看出,诗人对于唐朝的命运充满了担忧。“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人读到此处,无不青衫沾湿。
-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抚今吊古的名篇。此诗凭吊昔日朱雀桥和乌衣巷的繁华鼎盛,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怀古绝唱,千古流传。
- 杜牧的《泊秦淮》、《赤壁》、《题乌江亭》等,都是以历史为鉴的醒世佳作,也为后人留下个“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些传世经典。
- 宋词中更是举不胜举,单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东坡笔下的“公瑾,小乔”,稼轩词里的的“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哪一位不是历史上鼎鼎大名,家喻户晓?
小结
类似这样的例证,在中国古诗词中比比皆是,大多为追忆先贤,展望未来的文学作品,由于篇幅有限就不赘言。总而言之,很多咏史怀古的佳作,总能让读者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反思现状和未来,这也许就是“诗言志 ,歌永言”的内涵吧!
@兵法天下 如是说(结束语)
最后就让我们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明代著名文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来结束这次问答吧!
正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 ,诚谢题主邀答,与大家分享这一话题,以上论述纯属个人观点,敬请雅正。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