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公交车杂文,公交车散文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书本?

我推荐德国当代杰出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德语课》。

“他们罚我写一篇作文。约斯维希亲自把我带进我的禁闭室……他带着责备的神情把一个练习本放在我的桌上,这是一个作文本,灰色的签条上写着:西吉·耶普森的德语作文本。”

伦茨一开始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挑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少年犯耶普森在禁闭室里将完成一篇什么样的惩罚性作文呢?

耶普森在回忆中一发不可收拾。让读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耶普森日复一日完成了厚厚一摞《尽职的快乐》后,他再也不愿意跨出禁闭室,他想就这样一直写下去,继续体会“尽职的快乐”。

公交车杂文,公交车散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局,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正如小说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只消他一个手势我们就会坐下来,不动声色地相对而坐,大家都很满意,因为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获胜了。”

伦茨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他的《德语课》出版于1968年,以真切朴素、错落流转的叙述手法,“开满花朵一样”的句子,深刻审视了那个疯狂时代被扭曲的人性,正如《纽约时报》的评价:“《德语课》的成就达到了两个巅峰——罕见的深刻与卓著的描绘。作品的精髓、力量及其不同以往的理智而公正的呐喊,并不会因任何版本的差异而有所削弱或改变。”

自家的藏书你看了多少?

年轻时如狼似虎,如饥似渴,带一本好书上床,抵死缠绵,常常读个通宵。那时是一个穷大学生,每买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所以买到手的书基本上全通读一遍。后来,书越买越多,对书的占有欲望越来越强。以致家中每个房间都有大量的未读的好书。即使不读,用温和安静的眼光,逐一扫描书脊,也是一种满足。有一句话说的好,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公交车杂文,公交车散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一次,在我们书店与老板马一谈书,我说,每次来买三五本,可是回去之后就束之高阁。买的多,看的少。老马开玩笑地说:假如你们买的书每一本都读了,书店也要倒闭了。

最近几年,集中在618、1111在网上书店买书。惦记已久的全集、心仪的植物类的、历史类的书籍,在促销时下单,每次到手,都有一种满足感。

想想最近几年买的成套的书有《老舍全集》《冯至全集》《顾颉刚日记》《陈寅恪集》《植物名实图考》《哈佛中国史》《唐人轶事汇编》《宋人轶事汇编》等。

公交车杂文,公交车散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酷爱书籍的书蠹而言,以半价买到大量好书,真是巨大的精神享受。有时,在书灯下,开卷阅读,读到会意之处,拍案叫绝!

不过,这些书没有一套通读。有时写作,查找到某一本,就派上用场了,比去图书馆借阅方便多了。

当然书多了,也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没地方存放。一个家庭中有四千册藏书,就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了。一个二十平米的房间,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未必全放上。如果有一万本藏书,就得有专门的房子存放。如今书价贵,房子更贵啊。据说,有一位上海的教授,为了存放他的藏书,在郊区买了一套房子,十几年过去了,房子已是天价。真是赚大了。

我的朋友不乏藏书两三万的大咖。比如青岛的薛原,宋文京,北京的韦力(古籍收藏第一人),深圳的梁由之等。

去年我在长沙乐之书店签售拙著《百年风雅》,很荣幸请到长沙的藏书家彭国梁先生当嘉宾。次日,去彭大胡子家看书,他的藏书惊人,藏书楼叫近楼,光藏书的房子就一个单元五套房。一个人精力有限,书海无涯,只能取一瓢饮。

至今我都写日记,买书记录在册。买的书,读与不读,大致为三七开。那七成中的一本或者几本,说不定哪天就打开读了,就像被皇帝宠幸。而大量的未读之书就像后宫佳丽三千,冷遇,是她们共同的命运了!

图为长沙彭国梁先生的藏书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