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于丹讲座视频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

百家讲坛最火的是谁?

百家讲坛我大部分都看过,但我觉得王立群讲的是最好的,他主讲的“秦始皇本纪”、“汉代风云人物”、“大风歌”、“吕后列传”、“先秦诸子百家”、“文景之治”、“汉武帝”以及后来的“王立群读宋史”都讲的极其精彩,而且讲的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听懂。最重要的是他讲的历史都极大的还原了历史事实,不带强烈的个人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这也了不起,而对于百家讲坛其他的一些讲师我觉得没有一个能与王立群相媲美。一些人喜欢听易中天品三国,觉得他讲的三国很有趣,但事实上他讲的三国有很多地方与事实不相符,而且还带有个人色彩评价,而且易中天本来学的也不是中国古代史专业,所以讲的内容难免有些出错。而讲论语的于丹在几年前更是让一些人疯狂的迷恋,但我看过她讲的一集论语后就再也不想看第二集了,实在是……不太好形容,于丹是北京四中毕业的,四中校友石国鹏曾当众批评她:自己在后院数钱数到手抽筋还要在电视上虚伪的跟大家讲你们心态要平和,不要为了金钱和物质去无休止的追求……石国鹏说我为四中出了个这么个东西向社会道歉,虽然话说的不好听,但我感觉事实就是这样,从来都没有觉得于丹讲的有多好,但就是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那么火。至于纪连海看的不多,所以不妄加评价,其他的就不一一说了,这就是我的看法

央视的《百家讲坛》应该是21世纪初,随着经济传媒技术不断发展,中国人对文化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代表。我从初中,大约是2004年左右就开始看《百家讲坛》,现在又从事与历史、文化相关行业的人,可以说,《百家讲坛》对于塑造我对历史的认知,历史感有着很大的帮助。

《百家讲坛》的栏目创立于2001年,开始的口号是“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开始的《百家讲坛》栏目真的是,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包,当时的摄制组主要是奔赴各个大学,去录制一些公开的讲座。这些主讲人也都是在学术界非常有影响力的,比如叶嘉莹、厉以宁、李政道、杨振宁等等。当时,《百家讲坛》的定位是给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看的,所以学术性比较强,曲高和寡。因此而名列央视10套收视率的末位,俨然被淘汰。

于丹讲座视频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开始看《百家讲坛》的时候,这个节目还没有火起来。尤记得,当时已经在开始转型,比如与现代文学馆合作,开始偏向人文类题目,比如讲曹禺、老舍、张恨水以及北京文化等等。那个时候,《百家讲坛》首播时间是在每天中午12:45,正好我所在的学校离家较近,所以每天中午都是回家吃完饭,看完电视才回学校。

后来,开始出现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当时,节目组选择这个题目原因就是清宫剧盛行,所以本着正本清源的原则开始做这个节目。没想到一经推出就效果强烈,后来很多人将阎崇年称之为“开坛元勋”。

后来,则又有了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时间是2006年,在易中天之前,也请了很多学者讲论语、老子等等,但是都不温不火)。我印象之中,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讲的比较中规中矩,其实在首播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印象之中是重播的时候,才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易中天是尝试用现代语言讲历史的第一人,所以大家很新鲜,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易中天应该算是《百家讲坛》里面知名度最高的。

于丹讲座视频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在诸多节目里,收视率最高的并不是易中天的节目,而是纪连海的《正说二十四臣》。因为纪连海是中学老师,所以讲课没有太多的理性分析,更多的是讲故事。所以,这趟节目开创了评书话的讲课方式。

后来,真正推动国学热的人应该是于丹。我有幸曾在现场听过于丹的试讲,大约是2007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已经上了高中。对于高中生,且不了解《论语》的人来说,于丹的内容的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为她所讲的东西,让我发现了传统古籍离现代生活不远,它是有存在的价值的。虽然后来知道,于丹的东西有很多问题,我在之前的问题也分析过,但是那个时候真的觉得于丹很厉害。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于丹在第一次录制的时候,因为衣服与《百家讲坛》的背景色相近,所以录制之后效果并不好。于是,导演要求于丹在当天晚上重新进行录制,也就是重讲一遍。一般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去听了,而且又是晚上七点开始,大家都要回家吃饭。可是没想到的是,那天晚上,听众不减反增。大家听完之后,纷纷感慨,于丹肯定会火。果然,在节目播出之后,于丹的节目成了一个文化事件,也推动了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你喜不喜欢于丹,也不论她讲的对与错,于丹在推动传统文化方面,确实气到了很大的作用。

于丹讲座视频观后感,于丹老师讲座的观后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