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
其实,英法联军也曾考虑过烧掉紫禁城,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清时间线: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就攻占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也就是说联军尚未占领北京时就先占了圆明园。在大肆劫掠圆明园后,联军在10月10日,向北京守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北京守军于10月13日正午前,将北京的安定门交给联军把守,否则,联军将自行攻破北京城。
10月13日正午北京安定门打开,官员和士兵们都已经跑光了,就这样英法联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北京城。(这一段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紫禁城没有被烧毁,后面会讲到)
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搞清楚一个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呢?在八里桥战役之前,清政府曾经扣押了英法的谈判代表团39人,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才将代表团救出,但活人只有一半,其余均被清政府折磨而死,英法决定对清政府做一次严厉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要火烧清政府一样东西的原因。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呢?其实,英法联军内部也是很有争议的,英国公使额尔金要求将圆明园烧毁,因为圆明园曾关押过他们的外交人员,而且圆明园是皇帝的园林,可以羞辱皇帝的尊严。
法国公使葛罗反对烧毁圆明园,他的理由是圆明园不过是“没有抵抗的乡村地点和别墅”,如果真的想羞辱皇帝,那还不如烧毁紫禁城,因为那里是“最高威权的所在”。
两国公使为烧圆明园还是紫禁城发生了争执,此时英军司令格兰特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如若烧掉紫禁城将会是一种背信行为,因为安定门的打开无疑是投降的表现,对于投降的人,联军是要讲道义的,烧掉北京城内的紫禁城显然与这种精神相违背,所以,北京城外的圆明园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所谓的“道义”占了上风,紫禁城保住了,圆明园将被烧毁,尽管掠夺圆明园的主要是法国人,但因为此前的争执,法军拒绝参加烧毁圆明园的行动。10月18日,格兰特率领英军执行了烧毁圆明园的命令,就这样,法国人掠夺,英国人放火,这座神话般的园林、人类艺术的经典、几千年东方智慧的结晶,从此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以上摘自拙作《历史的底气——中国制造的万国来朝》,史料来源于马士(美)所著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因为马士于1874年—1908年在清朝海关工作,他的史料价值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巴黎圣母院被烧使得许多人都为此感到惋惜甚至是痛心,但是也勾起了许多人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惨痛回忆,不过许多人也很好奇为什么当初英法联军却放过了紫禁城呢?
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之所没有遭到和圆明园一样的命运被英法联军烧毁,我认为最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已经向英法两国卑躬屈漆摇尾乞降了,所以英法两国在可以达成自己目的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过紫禁城了,不然等待紫禁城的的必将是和圆明园一样的命运!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是英法美俄等列强想要进一步殖民掠夺中国,因此强迫清政府签订更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遭到拒绝后在美俄配合下英法两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战争中清军固然有于大沽口之战沉重打击英法联军的精彩表现,但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士兵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更多的时候还是如八里桥之战中那样惨败,于是英法联军很快就攻入北京城吓的无能的咸丰皇帝落荒而逃。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向他们投降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就打着为死去的侵略士兵复仇等各种无耻的口号悍然抢劫了圆明园并将之一把火烧毁了,于是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就这样被侵略者毁了。英法联军之所以选择首先抢劫并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原因就在于紫禁城的政治地位要远高于圆明园,因此英法两国应该是经过精心盘算才选择这样做的。
如果英法联军把明清两朝皇帝权威的象征紫禁城给烧毁了,那么清朝皇帝将更加颜面扫地有可能没有这么快跟英法联军投降,这对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以最小的代价就达成自己目的它们来说显然不是好事。因此英法联军最终选择烧毁圆明园这一比紫禁城相对次要的目标,就是为了给清朝皇帝留那么一点仅剩的面子又警告其要尽快投降,不然下一步英法联军肯定就要烧紫禁城等地方了。
圆明园被烧之后吓破了胆的清政府果然很快就和侵略者和谈屈辱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于是达成目的英法联军也就没有再去烧紫禁城了,反而是联合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它们的在华利益。所以紫禁城之所以免于被烧毁的命运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清政府选择投降了,至于其它的诸多清政府和英法联军达成协议北京不设防以保护北京城不被迫坏等原因都是次要的,如果清政府不满足列强要求这些言而无信的侵略者必然要翻脸不认人。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后清王朝还花巨资修复了部分圆明园景观,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圆明园又再度遭到列强的抢劫和烧毁被彻底毁坏了,于是如今的圆明园就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无尽的耻辱了。可气的是英法联军抢劫的圆明园等中国文物如今正堂而皇之摆放在它们的博物馆中,它们丝毫没为自己曾经的罪行道歉和赎罪的意思将这些文物归还给中国,因此也就难怪当巴黎圣母院被烧时这么多人在幸灾乐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