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人生哲理,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富有哲理的诗,你最喜欢哪首?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用这句诗来形容今日之青年,一点不为过。看似日落残阳,其实霞光炫彩,充满生机!

人生哲理,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诗字字珠玑,每每读来都觉满口留耳。仿佛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桀骜不驯、英姿飒爽的青年在向我走来!一个匆匆过客,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

此句中,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诗人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描绘了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的彩色图画。在辽阔而浩渺的景色背景下,孤鹜和秋水看起来比较远,诗中将“远”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把孤鹜所在的地方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有落霞,把秋水延伸的长度向着极限推演,那里正是天空。

晚霞长空亘古常存,而孤鹜则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给人一种永恒和短暂的感触。“孤”鹜与“落”霞齐飞,一只“孤”鹜,缘何而孤?飞向那里?……令人顿生情思。“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缈缈,那里是王勃的心绪所在?那里景色又如何?……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人生哲理,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自然是充满诗意的。不论旭日升、明月出、落霞红、潮汐起,抑或姹紫嫣红百花开,鸟兽为了生存而奔波。年青人在登高的旅途中只有不断从危机中寻求光明,从失落中学会自我欣赏,从平淡中发现亮点,才能将江景一览无遗!


如果说那首诗赋有哲理可以说出很多,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哲理,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尽管这首诗揭示了跳出局部,全面看问题,认识问题的哲理,但是,我觉的,此诗不是根本性的哲理诗,其内涵还较浅显。而,禅宗六祖慧能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完全的哲理性诗了。有人会说,朋友你是不是信佛啊?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不信佛,但是,我喜欢这首诗。

佛教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建立在对世界的认知,和人的渡劫和神行的修为中。只有人彻底摆脱了客观物质的桎梏,才能摆脱一切痛苦和磨难。也就是所为的四大皆空。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支脉。她是哲学对世界认知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间万物都是心的外像,只要休心,抛却一切干扰就可以净化心灵。

我认为可以把慧能的偈诗作为自己净化心灵,内心修养的警句。可以不去追求永无休止的物欲,和无为的纷争,使自己心静下来。

是的,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在临终前,让人在他的灵柩两侧挖两个洞,入殓时,将他的两手放在灵柩的挖好的洞外。他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带走。

禅宗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就可以使自己更好的修为,洁净物欲横流的心,更好的净化自己的灵魂。当然,我不信佛,喜欢这首偈诗只是一种冥想,洁净自己内心的方式。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意味深长的小诗。饶有趣味,得慢慢品。

写松的诗很多,比如最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小诗似有所不同,匠心独具,另有所指。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晚唐诗人,不太出名,出身寒微,有野史说他是杜牧妾生之子。

生逢动乱,有一段长久的科举之路,直到40多岁才中进士。自许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据说曾为一官半职,不惜写诗奉承朱温。他最大的成就,写了很多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的讽喻诗,因此在唐未的诗人中会偶被提及。

这首小诗,可能是他仕途失意时的作品,很有不平之气。

简单来说,今日对我爱搭不理,明日让你高攀不起。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野生杂草,庸碌无为之辈。

小松还刚出土的时候,长于草丛中,与杂草无异,毫不起眼,没有人会去在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物,甚至视其还不如野草。

但竹却不气馁,虽埋没于深草,却没把自己等同于草,它有挺拔向上,青翠欲滴的身姿,有一个劲地向上冲刺的势头,慢慢地,已经出类拔萃于蓬蒿的高度了。

“刺头”:倔强劲。不甘于埋没,不急于求成,凝神屏气,暗暗使劲,突破重围,直到你惊叹于它的斗志与力量。

“渐觉”:从默默无闻到出类拔萃有个艰辛过程。小松埋没于草丛中到长出草丛,傲然挺立的时候,谁会在意并渐渐察觉?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个闲情的,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才会关注这么个小东西从发芽到成长的过程,才会惊叹小东西也有超强的生命力与表现力。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可惜的是作者自以为“凌云”之时,已然丧失了松的风骨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小松》中的末句,前一句说松树小的时候长在深草丛中,被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而这句的意思就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等到它已经长成了才承认它的高大。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

这是明显的托物喻人,讽刺当权者没能慧眼识才,世人目光短浅;更以松自比,终于从平庸中脱颖而出,大器成矣。

“言为心声”,写景状物,不过是个借体,实际上就是为了突出喻体,这是一种文学作品里常见的表现手法,立意深远,表达含蓄,能够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方面的古诗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唐•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作者以“松”自喻,说自己才高,却数年无人赏识,也是不无道理。实际上他可能比那“始道高”的松更惨一些: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出身微寒,相传是杜牧的出(被逐)妾之子。数次应试不第,长期置身于九华山。但他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语言通俗清新,浅显平易,被后人称为“杜荀鹤体”;犹擅宫词,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他曾写过《春宫怨》,以宫女的不幸比兴自己怀才不遇,诗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被赞为“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他自称“以诗为业”,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存世。

杜荀鹤一生苦求官职,考一次又一次不中;又一次又一次干谒求人举荐,从他写的诗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要我看,这里的“投”和“求”差不多;可惜的是,一首首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最后是“投”到了皇帝身上,皇上专门送名礼部,才得以第八名进士;后来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昔日苦求不得,一朝得势,这首《小松》倒也是比喻恰当。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后续——“凌云”了的杜荀鹤已然失却了“松”的风骨,依然为时人所弃

杜荀鹤从“小松”成为“凌云木”,得益于杀死唐昭宗,以“禅让”夺权唐哀帝的“屠夫皇帝”——后梁朱温,那是个滥杀无辜的残暴皇帝,在位六年就被亲儿子杀死。杜荀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觐见,却吓得浑身发抖,汗如雨下——老天也是有意,居然配合他“无云而雨”,于是朱温让他作诗,要说杜荀鹤还是有才,吓成那样也没把诗才忘掉,“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工”一挥而就,歌颂这“太阳雨”是因为“梁王”您有造化才下的,哄得皇上高兴,专赐一桌酒席,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进士入仕升迁之路。据说见过皇上,回到旅店的杜荀鹤后怕不已,腹泻不止,差点死了;这官求得也真是不容易。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千险万苦求来的,不用白不用,不用太可惜?还是为了报复当初人们对他的不重视亦或瞧不起?所以,杜荀鹤当了官之后,一幅小人得志的样子,“恃势侮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时人以与之交往为耻”,“遘重疾,旬日而卒”(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结语

这就是《小松》里“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和最后的结局。杜荀鹤才华过人,早期被埋没,是名副其实的松:坚韧不屈,顽强向上,不折不挠;及至后来,“凌云”之时,早已没有了“松”的风骨,比之蓬蒿不如。

留言: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