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牛年到来,传统民俗中的“躲春”是在什么时候,该怎样躲呢?
所谓躲春就是在立春这一天注意很多忌讳,但各地风俗不同。
2021年2月3日晚上10时58分39秒,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按照传统农历,过了这一刻,我们就正式进入了牛年。
立春与其他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活动,包括祭春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等活动。
另外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流行立春、躲春的习俗。
所谓立春,就是说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时阳气开始上升,应该站立或者坐着庄重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躲春则有不同的门道。
有的地区,人们认为李春时刻处于新旧气场交替之时,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气场不稳定,人们易有口舌是非之争。因此立春这个时辰(立春前后一小时),人们应该尽量避免见人,自己躲起来,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怕此时发生是非而影响这一年的运势。
有的地区认为,躲春就是躲太岁,尤其是当年犯太岁的属相之人,这一天要尽量减少活动。
今天庚子尽,辛丑牛接来。如何躲春,何时躲?这在旧时,是有种种说法的。旧时人缺乏自然科学常识,许多事弄不明白,便易迷信,便因出创出许多忌讳来,也即是要躲要避。免得因此受害。其中有些是有道理要遵循的,有些是纯心理或迷信的,可以不必躲避的。
我国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及人生活,这是遵循自然法则做事是对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变化,有丰富的内涵,有科学合理成份,反映了冷热变化,对农业生产,人生活有很大关系。节气中有表示四季变化的,如“四立”和“二分”、“二至”;有表示天气变化的,如雨水,谷雨,小大暑,小大雪,小大寒等;有表示农事物候和其他的,如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立春被定为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节气阳历年的分界点,历来重视,更求善始,所以才有躲避之说。在择吉上,就有“四绝”“四离”之躲避。即在“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叫“四绝日”,“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日为“四离”日,大事不宜,能躲即躲,能避即避为上。绝日,绝是穷尽之意,离日是分离之义。春前是冬尽,冬尽春临,冬春交接之时,磁场气场易乱不清,万事宜小心谨慎,从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上说。是有意义的,在冬春交接之时注意躲避不吉。今日亥时交春,严格到秒,是22点58分39秒交立春,春前春后一段时间,一般说,前后两三天都值得注意。旧时有“春乱”之说,更有前三后四之讲。择吉上说凭春乱之机,诸事可为,心理上有乱而不管,责任不清,做而不受罚,乱做也可。但迷信而想保险无事的,使不可妄为,要有所躲避了。小心行得万里船,不冒险有好处,求安全,能躲能避也是有好处的。
一般而言,立春前后都要适时躲避,大事不宜。防口舌是非,关好门窗,不干大事,不岀远门,不搬家等。旧时人相信命理,有以干支纪时,代命,而干支有五行生克,有刑冲穿害。凡有冲克刑害的也应躲避。如一交立春后,马上就从庚子年己丑过变成辛丑年庚寅月,丑与未冲,与午穿害,与戌犯刑,凡丑、未、午、戌都应小心躲避,防范太岁与冲克刑害不吉。如不信命理那一套东东。可以下管。但从防患于未然角度说,小心谨慎是应该的。
躲春,中国命理学认为,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进行躲春,否则一年内可能都非常不顺利。
特别是从命理的角度来讲,某一属相在这一年内有什么病灾的话,那么,立春这一天自己要躲起来,不要见生人,方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此说法有其道理,但是不针对所有人,只针对一部分命理八字比较特殊的人,如果感觉去年自己运气特差,那么需
严格来说,立春这个时刻,才是真正新的一年到来,处于新旧气场交替之时比较乱,不稳定的气场,易有口舌是非之事的出现。所以,民间一直以来,有这个躲春习俗,就是为了防止在立春当日有与人争吵是非之事,一年之计在于春,怕因此而影响这一年的运势。
1.躲春避太岁时门窗关好遮严,要求自己独处一室(不能其他人进入房间里面),拉好窗帘,不能见一点光亮,即所谓三光不见,三光是指日光、月光、星光。
2.躲春避太岁当天,忌与命主生肖相刑、冲、害的属相之人及动物接触。比如说龙狗相冲,属龙人躲星房间内不能有狗,也不宜接触生肖属狗人。
3.躲春避太岁前后三天内不宜出远门,不参加丧事,包括吊孝,探病,祭奠,一周之内不要探望没有满月的产妇。
如果以上都满足就是躲星避星成功了,如果违反其中一条或是几条就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