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美文网

Hi, 请登录

包身工读后感,包身工读后感800字

读书是一本读完,还是几本同时读效率高?

我的习惯是同时读几本书。上中专时恩师传授读书方法,其中一条就是同时读几本书,一是可收互鉴之利,二是转换之间利于大脑休息。谨记之,笃行之,养成了习惯,受益多多。

偏文科,数理化一出校门就丢了,再没系统地看这方面的书,对文史哲感兴趣。

读书愿望最强的青年时期,生活在特殊时事下,出版凋零,图书馆关门,新华书店书架上也品种稀少,到处书荒,能抓到什么就读什么。

包身工读后感,包身工读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史类,除了古籍,浏览也好,精读也好,阅焉顺畅。哲学类就不同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有常读常新之感,马恩列的哲学著作涉及外国古典哲学多,时时碰到不大懂的东西,黑格尔的逻辑著作就更难懂了。这种时候就得硬读,往往得益于同时读几本书,常常是读这本巧遇解开那本疑难的钥匙。尝到了这种甜头之后,同时读几本书就成了自觉安排,坚持几十年,现在依然。

世界是联系着的,同时读几本书的互鉴就是联系规律在起作用。从中懂得了不要孤立地看向题的道理。读书是这样,读社会、读大自然也是这样,联系地看联系地想才能通达。

读书用脑,不同的注意点会刺激大脑不同兴奋区。同时读几本书,有利于转换大脑兴奋区,不致于一个兴奋区过热,让大脑在活动中得以局布轮换休息。以趣味阅读 、浏览阅读 、专业阅读、系统阅读等组合,选择同时读几本书的书目,就可起到调节大脑的作用。

包身工读后感,包身工读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只是个人体验,晒晒无妨,聊资罢了。

(2020.5.26)

配图为临窗随手拍,读书、写作不时起身看看窗外,养眼也养心。

包身工读后感,包身工读后感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本一本看好!但是记住古人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本好是是看书的开头大事!是关键所在!我一般看书就花不少时间选书,直到自己认为找到自己满意的或者其中最好的一本为止.当然,看书不可偏执一见。

一本书你用两小时读完,跟用三小时读完,哪个效率高?很明显两个小时,对吧!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要搞懂这里的有效率,主要指的是你读进去的知识含量多寡。

如果后者(1本书/3小时)内化的知识比前者(1本书/2小时)还多一倍,那么后面这个更有效率。并非读得快就是有效率,以我自己的定义,能够读得快又内化到最多知识,才是最有效率。在无法又快又内化最多知识的前提下,要选择后者。

什么叫内化的知识?通俗的讲就是当你看完一本书之后合起来,然后告诉别人这本书在说什么,这些你讲得出来的东西才叫做内化。

有关读书的效率,这里有几个要点:

要点一——弄清楚这本书的背景

如何搞懂一本书的背景,很简单,首先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其次明白这本书是在什么时空背景下诞生的,当搞懂了这两点,一本书就已经理解了两成了。如果你不信,随便拿一本你已经读完的书,然后讲讲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当你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比你回答不出来懂很多了。

所以一本书一开始看,就要先找出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的原因,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再来看这本书,就会快很多。而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可以在前言或第一章里就能找到。

要点二——不断提升既有知识含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既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含量的多寡会决定我们看一本书,已理解部分占了多少比例。真正有学问的人,一本书的已理解部分可能已高达30%~50%,而既有知识含量低的人,一本新书可能只有不到10%的部分是已经理解的了 。

所以真正的读书高手并不是读书速度比一般人快多少,而是在于一本书他们的已理解部分非常高,所以可以跳过很多部分。从而把时间花在那些不懂得的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