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最后又会收获什么?
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中的问题可以归为以下六类:
- 支教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体现在:
- 高校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支教活动缺乏宏观统筹,没有做到按需分配;缺乏对支教的必要的激励机制。
- 支教社团、组织的管理问题,如没有严格进行支教志愿者的选拔与培训,支教前与受援学校的联系沟通不当,没有做好志愿者与受援学校的桥梁工作;支教社团新老成员之间缺乏支教经验的传递。
- 缺少对支教工作的组织管理跟踪评估,以及基于此的对支教工作调整。
- 短期支教时间短与轮换制的问题。体现在:
- 支教时间短,人员更换频繁,蜻蜓点水式的短期支教缺乏效果,反而导致受援学校的不配合。
- 轮换制造成教学不稳定,加大了学生的适应困难。
- 只能简单的解决受援方一时的困难,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一次性支教等支教严重缺乏连续性。
- 支教教学方面的问题。体现在:
- 志愿者缺乏必要的教学技巧、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没有连贯性。
- 教学中忽略细节。
- 扰乱正常的教学进度。
- 不能掌控课堂。缺乏对自己和他人授课方式的思考总结。
- 志愿者的支教认知问题。体现在:
- 缺少对支教的全面认识,盲目乐观或担忧。
- 缺乏与当地老师的联系沟通,对当地教育情况不了解。
- 缺乏一定的领导能力,容易被突发事件影响整体的教学计划。
- 部分的志愿者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 部分志愿者支教动机(如学分、旅游、简历)不纯,缺乏社会责任感,将支教形式主义化、功利主义化。
- 志愿者的某些不良行为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
- 受援学校的问题。体现在:
- 学校不重视、不配合,有戒心。
- 不想让志愿者占用课堂时间。
- 受援学校学生瞎起哄,一味的追求娱乐新奇而忘记了支教的意义。
- 支教经费问题。体现在:
- 志愿者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甚至全部经费,影响支教热情。
会有什么收获:
1、更加珍惜自己从前的环境,更加感谢父母的努力。
2、更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感,觉得我们学习这么多知识,应该为社会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无论爱不爱学习,无论出生在哪里,都值得被温柔相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