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漂亮嫂子,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做的两件事,霸占弟妹并且逼父亲退位,可以最大限度让政权过渡到自己手上。
观察中国历史,你会发现李世民是千年一遇的军事奇才,也是千年难遇的政治奇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的一系列处理,尤其是霸占弟妹和逼父亲退位这两件事。
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的功劳明显超过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的总和。李渊起兵时早已是50多岁的老人了,为了最大限度激发李世民和臣子们的力量,李渊大肆封官许愿,李世民手下的文官武将封侯封公的就有很多。对于李世民,一开始就封了除了太子之外的最高爵位——秦王。
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又定都长安,这明摆着告诉李世民他有竞争皇位的机会。这种激励政策也的确最大限度激发了李世民的创业积极性。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和当初秦灭六国差不多的路线。李世民也因此称为了“天策上将”,开府仪同三司,有自己独立的幕府和衙门,直接成了唐政府中最为奇葩的部门。
秦王府和太子宫职能重叠、权力相近,自然是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他的盟友齐王李元吉都被杀死。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这样几件事,迅速稳定了局势,把这场政变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1,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去劝降了太子宫和齐王府的将士们。
这一措施,最大限度瓦解了还在抵抗中的太子党军队。玄武门之变中,薛万彻、冯立带领2000精兵攻打玄武门,李世民的两名守将都被杀死。尉迟恭带着李世民和李元吉的人头,才瓦解了太子党的军队。
2,派人到东宫和齐王府,杀死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又杀死了李元吉的五个儿子。
这一措施,直接影响是,李渊的所有嫡子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个人,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大唐新任继承人。当时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都被杀死,并且在废为庶人。
与之相对比的朱棣,却做得不太好,放过了朱允炆两个儿子,并且判处了终身监禁,形成了建庶人和吴庶人,其中建庶人朱文圭从2岁一直被囚禁到55岁,出狱后生活不能自理,成了一个傻子。
3,留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个女儿,妥善安置了两家的女眷和文官。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几个女儿,不仅没有被杀死,反而另外分配了住房,让他们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比如李建成的二女儿李婉顺,就被嫁给了刘应道这个小官,两人十分恩爱,在她的墓志铭中就可见一斑。
也许是妥善安置两家女眷的仁慈行为,逐渐软化了李建成的余党。魏征后来成了李世民最为信赖的谋臣,薛万彻则是被李世民称为“当时三名将”备受重用。
4,立刻到宫中与父亲见面,争取父皇的谅解。
李世民不傻,唐朝的合法皇帝是李渊,只有李渊的授权和许可,李世民才能顺顺利利当上皇帝。所以李世民当即到太极宫找李渊,并且亲吻了他胸前的乳头,这种秀恩爱的行为在文臣武将那里赢得了一片好评。正是如此,李渊也直接让李世民当太子,不久后让位给他。
5,把齐王李元吉的爱妃杨氏召进宫中,称为他的四妃之一。
李世民原本有一个妃子,就是吴王李恪的母亲,可是没等到李世民当皇帝,李恪的母亲大杨妃就死了。大杨妃一死,李世民与隋朝宗室的纽带就断了。就在此时,李世民从李元吉那里娶了小杨妃,把这条线又接上了。后来,李世民一度想要封小杨妃为皇后,我觉得这是作秀,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争取到隋朝旧臣们的支持。
作为一个篡权而来的皇帝,李世民做到了最好,霸占弟媳这样的事情,其实不算是他的污点。
李世民的嫂子是郑观音,十六岁时嫁给李建成,推算共育有九个子女。玄武门之变当天李建成被杀,第二天五个幼子又沦为权力之争的殉葬品,四个女儿幸免,郑观音时年28岁。孩子虽是无辜的,但帝王家是无情的,丧子、丧夫之痛,痛断肝肠。好在郑观音是位坚强的女性,在将遗孤抚养成人的同时就遁入空门,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唐高宗上元三年,郑观音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因此,郑观音渡过了整整五十年不堪回首的岁月,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又是无可奈何的,庆幸的是李世民给了她选择平淡生活权利,而自由、名利、一切俗事,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李世民继位不久,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大举南下,原太子李建成旧部也在暗中蠢蠢欲动,所以面对外忧内患,一切风花雪月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亦或者无睱顾及。若干年后,李世民的政权趋于平稳,于是开始体验帝王生活,遂将寡居多年的齐王遗孀杨氏纳为妃。杨氏年轻漂亮,而且没有生育,既符合李世民青睐的标准,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归宿。这就是李世民饱受诟病霸占弟媳的一个故事,一段不被祝福的姻缘。不过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只要脚舒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李世民为什么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不光是李世民不敢,而是普天之下没有几个人敢的。举个例子,篡唐的朱温之所以被儿子所杀,是因为他暴虐无道,淫秽不堪,专吃窝边草,不仅肆无忌惮的奸淫部下妻女,甚至连儿媳都不放过。这样的人已经枉为人父,所以死有余辜。而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双双毙命于自己儿子之手,也多半是出于咎由自取。反观李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雄主、明主、英主,可惜有些太过自信,没有处理好儿子之间的矛盾,因此才酿成大祸。但李渊单纯做为一个父亲并不失职,所以与儿子之间也有浓浓的亲情,这也是李世民没有举刀相向的主要原因。
其次,李渊是一个很睿智的人,这样的人识时务,懂得激流勇退,所以在玄武之变发生后,知道局势不可挽回,于是马上将权力交予虎视眈眈的李世民。这样一来,李渊既抢占了“生”的主动权,也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不给李世民留有“不轨”的机会。所以,李世民没有向父亲下手的理由,也是第二个不敢杀李渊的原因。
其三,中国的历朝历朝都是以孝治天下,秦始皇之母赵姬与情人嫪毐纵下大错,赢政还是在表面上原谅了母亲,为的就是要在天下人树立一个“孝”的榜样。而汉朝更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所以每个皇帝的谥号才会有一个“孝”的前缀,比如孝文帝、孝景帝、就连动了一辈子武的汉武帝的谥号也是“孝武皇帝”。所以,百善孝为先的“孝”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李世民不仅不能杀了李渊,而且还得在天下人面前做一个孝子,即便是在装。如果,李世民杀了李渊,那么他在历史上的形象不会流光溢彩,而是遗臭万年,因为有些东西可以掩盖,可以淡化,但泯灭人伦的东西不可以。李世民是个聪明人,这些他都懂。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实事求是的讲,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赤裸裸的谋逆事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设伏杀害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对于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史书上的记载都是偏向于李世民,认为李世民战功卓著,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李建成则是远远的躲在大后方,无尺寸之功,因此非常嫉妒李世民,经常对李世民进行中伤,而玄武门政变正是李世民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步步紧逼下才做出的无奈反击,实在是逼不得已。(玄武门事变)
但是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上来看,李建成虽然与李世民有竞争关系,但是李建成的秉性还是非常宽厚仁爱的,他曾亲自制止了李元吉谋杀李世民的行为。
并且在汉家王朝的礼法制度下,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是大唐名正言顺的储君,若无谋逆的行为,他的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即便是李世民的军功再如何显著,也不可能危及李建成的地位。
况且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冲突中,李渊是比较偏袒太子的,李建成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李建成应该没有置李世民于死地的必要。
至于李建成邀李世民喝酒在酒中下毒一事,估计是李世民在继位后杜撰的,试想有谁会傻到用这种方式毒害他人,这不明摆着告诉世人太子就是杀害秦王的凶手吗?
李世民制造玄武门政变的根本目绝不是为了自保,而就是为了当皇帝,因为按照正常的顺序走下去,他肯定当不上皇帝,所以只能依靠非法手段夺取皇位。(李世民剧照)
不过李建成毕竟是太子,太子就是储君,顾名思义“储君”就是国家储备的君主,是未来的皇帝,李世民在太子面前也是臣子,李世民杀李建成属于谋反!
虽然李建成的地位很高,但还有没有到至高无上的地步,在大唐帝国中他还只能排第二,他的老爹李渊才是大唐的神,也只有李渊有权力处死李建成。
于是在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李世民给他二人按放的罪名是“谋反”,也就是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想去谋害李渊,而李世民则冒死扑灭了二人的图谋,这个理由为李世民找到发动玄武门政变的合法性。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合法性仅仅是指发动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日后当皇帝的合法性并不来源于此。
李世民能否当上皇帝还是要得到李渊的同意,起码名义上要得到李渊的同意。而李渊在玄武门政变之后迅速任命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之后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对于李渊态度的变化,只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李渊遭到李世民胁迫。(李渊剧照)
在玄武门事变之后,为了以绝后患,李世民将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以及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共十个孩子全部杀害,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他们的名字,而李渊则被李世民变相软禁了。
不过李世民并不敢杀李渊,因为不仅是李世民的父亲,还是大唐的皇帝,不管是任何人,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能杀皇帝,否则就是谋反。
在让位之后,李渊与李世民的互动并不多,即便是在唐朝的官方记载中,父子二人也很少见面,这从侧面反映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的关系并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