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请罪要负荆?
负荆请罪出自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下的“将相和”的故事,这说明荆用于惩治已经在战国时期流行了。
荆用于个人之间相互惩戒的一种工具,那就意味着还未列入到刑具之中,那就说明本身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使用荆条抽打以示惩戒。
在奴隶制王朝以前,具典籍记载,有一种刑罚叫做笞杖,是在唐尧时期就有了。最初是使用竹板对亵渎天神或违反首领命令(这里的首领主要是负责祭祀的人)进行惩罚,这是最早的刑具。后来在舜时期,舜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父亲拿拐杖打他,从来不跑,怕父亲在追他的时候摔倒之类的。后来笞杖作为一种刑罚工具就固定了下来,但是将笞杖作为刑罚工具大约是在文景之治时期,使用这种较轻的处罚代替以前秦以来的重刑。在尧舜时期,更是体现了一种父亲对儿子的教育、训诫的意思,所以又把笞杖称作为“教刑”
竹子、拐杖并不是特别普通的物品,且随着这种刑法的扩大,部分地区就采用了较为廉价的“荆条”,这种草本类植物生长广泛,而且容易采集。逐渐“荆”就作为教育的代名词,古人自谦也多用“荆”,如老荆、拙荆等,意识就是说自己的教育还不够,会有犯错的时候,自谦的一种说法。
所以说,请罪使用荆,说明能够认识到错误,而且这种错误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或影响,如果背着刀去,如果人家不接受道歉,一生气拿起刀来把请罪人砍了或者砍伤了,按照大秦律法,这属于死斗,是要处斩的。
所以,在汉代以前,使用荆作为请罪工具是当时的约定成俗的做法。
我们大家如果做了错事,赔礼时往往会用到一个成语,那就是“负荆请罪”,但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负荆请罪”是什么典故呢?列位请听我慢慢道来。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大臣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赵国大将;蔺相如:赵国丞相。两人一文一武,同为赵国股肱大臣。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盟有功,被封为上卿,位上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认为他仅凭口舌侥幸成功僭登大位,不如自己一刀一枪博得的功名。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尽量回避、容让而不与其发生冲突。当时邯郸有一条小巷,两人上朝都要从此经过,有一天当头碰上,蔺相如二话不说,分咐转头从另一路走,这就是千古闻名的回车巷。蔺相如的门客认为他是惧怕廉颇,蔺相如问“廉颇与秦王谁更威严?”门客答“不如也”,蔺相如如是说“秦王之威,我尚叱于庭、辱其臣。我独惧廉颇焉?我之所以容忍、退让是因为我把国家放在前后,个人私怨放在后面啊”这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幡然悔悟、深感有罪,于是“肉坦负荆”致蔺相如门前谢罪,蔺相如一见,连忙扶起,两人相视而笑,冰释前嫌,遂为刎颈之交。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也称“将相和”。
一个人做了错事不可怕,怕的是死不认错,一错再错。诸如认为如何呢?
关羽的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意思是自己反汉失败了不得已降了汉,对吗?
这就属于“画虎不成反类犬”。文学作品为了树立某个人物高大全的形象编造了情节,反而犯了原则性错误。土山约三事本不存在,为了强调关羽的“忠义”而虚构了这样的情节,反而给人“反贼”的感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事实,土山围约三事不存在于任何历史记载,纯属演义虚构。所以,不要强行解释关羽的心理,这是根本没发生的事,这样牵强附会很傻。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虚构关羽约三事的故事。
历史上,汉末三国时期,文臣武将改换阵营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就以曹操麾下来说,张辽原属吕布、张郃原属袁绍、徐晃原属杨奉、文聘原属刘表、庞德原属马超。这些人都不是一开始跟随曹操,但从来不会有人对他们的道德进行指责,特别是庞德,后来还拒降关羽,更是被标榜为楷模,没人会嚼舌头说他曾经是曹操死对头马超的部下。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但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徐州一战,毕竟刘备生死不明,自己孤木难支,白白送死毫无意义,投降不失为明智之举。而且关羽做的非常到位了,当斩颜良立功后毅然回到刘备身边,可谓忠义了。这在当时已经非常难得。
但是,为什么要加一段土山围约三事?因为三国演义(包括前身三国志平话)的创作背景已经不同了。宋代开始,程朱理学兴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怎么能有一点点道德进行的瑕疵呢?不行,所以就给他加一段故事,为了保护皇嫂而不得已归降,并且坚定不是“降曹”。
但是,你不能说“降汉”啊。什么样的人才能“降汉”?不是外族就是反贼啊。关羽肯定不是外族,那只能是反贼了。你自己做“反贼”也就算了,怎么还能给刘备头上扣屎盆子呢?要知道,刘备被曹操追杀可是因为参与了“衣带诏”事件,也就是董承搞的所谓汉献帝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你说自己降汉,那好好的刘备替主杀贼就真成了造反了。关羽说这话的话,那真对不起刘备,真没脸说自己忠义了。况且,后来关羽还离开曹操回去找刘备了,这算什么?再次叛汉做反贼?
所以,这真的就是文学作品的疏漏,毋庸讳言。三国志平话是民间文人创作,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也是落魄文人,而这些小说面对的读者也是文化层次不高的普罗大众,对于字斟句酌肯定是有所欠缺的。或许再经口口相传,原本用词准确也给改的面目全非了。我们必须强调,关羽无论如何也不能“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