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笔下的风月到底指的是什么?
引子: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答,说深了容易陷下去,说浅了又不能达意。我只能迷迷糊糊的说,您只能稀里糊涂的听,但我又能保证你能听懂。
伏羲说巽为风,就是说像木头的象就和风一样的性质,比方树木就生风。风是什么呢,就是气动呀,热空气冷空气相交,产生了风。树木摇动使冷热空气相交流,产生了风。
没有日是没有热的,热是主动力,日是主动力。而夜是凉的,凉是受动力,夜是受动力,代表夜的月是受动力。日月通过热冷的空气相交于大地,就繁衍了世间万物。这就是古人关于风月的理解。
小结一下:风月,是日月相交于地而繁衍万物的意思。
至于如何被文人墨客所引用,那就有别的说法了。
《红楼梦》中有“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
《梁书·徐勉传》中有“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韦庄《多情》诗中有“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
《金瓶梅词话》中有“景阳冈武松打虚,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冯梦龙《挂枝儿·叮嘱》中有“我的乖乖,人前休把风月卖。”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中有“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叠》中有“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水浒传》中有“仪表天然磊落,……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
《桃花扇·传歌》中有“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
小结:那您理解一下这些语,想必就能懂“风月”了吧!
“风月”在古人诗文摹写的意境衡今日山川风物之状,觉古人诗文词藻之美、古时山水风月之佳,又使人别生无限感慨。
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写士子修禊日于山水之间曲水流觞之胜境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群峨冠博带、风流俊雅的才子,围坐于家乡山间清溪上下,流觞之来,饮者赋诗。此景真如晋诗人左思所吟“不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风雅得让人恨不生于同时。处于今日之时的我们,于周边恐难再觅此胜境,即有仿佛处,怕也是细流如丝、浊不见底,且人声鼎沸、饮料瓶遍布矣。
宋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赤壁江山水月之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在《后赤壁赋》中又云:“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其景之空灵清澈与雄峻高远,令人不免神往。如今长江之沿岸,港口林立,工厂遍布,船舶穿梭,苏轼赋中所摹之月光、水光与江流之声,早为千重灯光所掩、轰隆之声所盖也。苏轼曾在前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不想时至今日,赋中自然之物取用“无禁、不竭”之句已成虚语,倘苏子再世,怕是再也无赋可作,只落得仰天长叹了。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描写春夜江天月色,甚是澄澈:“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然空中孤月轮。”好一派江天悬皓月、千里俱澄澈的春江月色图,皎洁月色与江中白沙、风中流霜绝无分辨,真个是“江天一色无纤尘”。此月千里同观,当是一般圆润。无怪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与相别异地的弟弟子由可借一轮明月互慰想思。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还有妙句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借无穷之月而感叹人生短促,月可让一代代的人欣赏,而人却不能赏尽古今之月。今日人们面对世事变迁常谓“物是人非”,依今日之自然环境变化境况度之,人固依然代代为“非”,然物何曾为“是”?亦随人事之代谢而日益其非矣。
古人流连山水,往往在所居之地,想见古时山川风物,处处皆景。此时的“风月”,可观到古代文人的情感即景,所处世间的感慨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