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季羡林大师说的:“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
楼主好!你可能匆忙,把季老先生这句话看偏了,才有此问。简析几句,供参考。
【1,季老在讲家常语,不讲学术语。】
季老作为学者长辈,明知道“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都属于哲学范畴,还说“不要当做”,可见他的本意不是讲学术问题,而是另有所指。注意,说“不当做”,不说“不是”,因此理解时,不要试图批驳季老没学术常识。这是对话题的基本判断,离此前提,都会看错或不懂。
显然,此话在强调学人注意三点:(1)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不要过于简单,将之直接等同于哲学问题。(2)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需亲自在实践中检验,不要过早下定论。(3)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脑海里、嘴巴上、书本里,要在实践中去认识和学习,才能正确理解。
【2,“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与哲学问题的差异性】
主要有五个:(1)前者是具体问题,后者是抽象问题。(2)前者研究人,后者研究世界。(3)前者是实用性问题,后者是理论性问题。(4)前者是后者的应用问题。(5)在现实生活中,前者比后者复杂的多。
【3,季老结论的根据】
季老的意思是,不宜把哲学思维简单挪用到对“人、价”问题的认识上,具体表现在五方面:(1)年轻的初学者没有人生经验,容易把学术问题作“简单化、直白化、机械化”理解,将哲学下的“人、价”问题看的过于死板,失去时代的现实性和判断的灵活性。(2)初学人容易将哲学当教条,把结论绝对化,把前人对“人、价”问题的看法当定论,不自觉间束缚自己的个性化思维。(3)初学人往往善谈哲学,而不会实用哲学,喜欢把哲学里的“人、价”问题过于抽象化,无限上纲上线,而脱离自己的实际,不觉自害。(4)初学者大多不懂“人、价”问题是社会问题,容易生搬硬套哲学根本原理,混淆“人与世界”的关系。(5)初学人大多不懂“人、价”问题是发展问题,需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不象哲学基本原理那样是固定不变的。
【4,季老话语的启示】
主要有两点:(1)哲学问题的应用性非常复杂,学人稍有不慎,容易被脑海里的“哲学思维笼子”困住,误解“人、价”问题。(2)研究“人、价”问题,不宜将之学术化为纯粹的哲学问题,而应将之看做有生命力的实践问题。
总之,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容易走入“哲学式思维的死胡同”,或不自觉间“钻牛角尖”------这种思维定势,呆化问题,脱离实际,是季老分享的治学经验,很有道理。
题主,哲学本来就是用于指导人生的。世界观用来指导方法论,所有形而上的内容都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然后用于指导实践的原则或者方向。哲学对于人生是战略意义的指导,犹于决策者对团队行为的作用。
季羡林老先生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西学东渐之时从日本人始对“哲”一词的误用,曲解了哲学本来的意味。
观、怎么看,世界观是对我们存在的环境世界要怎么看,涵盖人类与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万物要如何和谐共存并互相完善发展的理念在其中。天人合一,道为一,完整的世界观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中存在。伏羲以河图作为“道”的数理模型,整体思维的涵盖面可大可小,以论而言折叠的口可大可小是为“哲”。哲的原意是道,因为只有道可大可小。
西方“哲学”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爱智慧”,值得注意的是“智慧”这个词也是盗用且扭曲了中文的原意。现今所有原道论道的典籍都起源于两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先秦之时“知”通“智”、知势之意 而“慧”为除心上的尘之意,智慧是感道知势的层次,神智清明。咱们再看看希腊和西方的“哲”学家都在干什么吧,都在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那么西方所谓“哲”学是爱思辨。思辨是好事,用于辩伪,但是只有思辨而不解决问题容易使人陷入妄念之中,所以西方“哲”学家自杀的多。
最关键的点是:完整的世界观指导人生,是为哲学。西方并没有完整的世界观,所以西方没有“哲”学。从我们中华文明传承而言,“道为一”作为哲学思维模型就是应用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世界观涵盖并指导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我们可以从列子书里找到具体的答案;人生观价值观,论语、道德经对之进行了论述并具象到行为;而内经里是三观与健康的关系。不过是,这几本书有点深而已。
季羡林老先生应该是意识到了所谓西方哲学并不能具体应用于人生,所以有“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哲学命题来讨论”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