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
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自己喜欢吃什么饭食就给他做什么,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真实需求。结果常常是孩子回家后皱着眉头胡乱扒几口饭,回头再用零食填饱肚子。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常常持有这样的观点:子女就应该服从老子,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这种观点在当今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孩子们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追求个性发展,有主见,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
那么如何尊重和理解学生呢?
第一,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常常换位思考,以师生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和谐师生关系。但这种平等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一种对等的平等关系。如果学生不尊重老师,这种平等关系便荡然无存。
第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德高为师,行正为范,言诚为尊,如此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遇事客观冷静,尊重事实,谨慎小心,不主观,不武断,不歧视问题学生。
第三,批评教育惩戒学生时注意言行得体,方法艺术,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愿意对你敞开心灵,诚心诚意地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当然,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不是放弃责任,毫无原则,对学生的不良言行和错误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教育。
如果孩子在学校遭遇不公平对待,你会怎么办?
谢谢邀请!
俗话说,天下爹娘疼好儿。世界虽大,人心却小。世间之事,没有绝对的公平!
一个家庭,就生活日常的一些事儿来说,一碗水端平,真的不是说说那般简单。孩子的性情、脾气、生活习惯及做事作风等,有太多的因素,影响或者决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一个孩子,能够被父母尤为看重,那,他一定是在兄弟姐妹中表现出众,有父母的希望,因而更愿付出更多的精力、财力去扶持,去培养。如此,而他的兄弟姐妹,或多或少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公。
类似于这种“偏心”的现象,谁能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里不存在?
孩子遭遇不公的情况有多种。我们不排除有个别老师因个人好恶等原因产生的私心、人情关系所导致的不公。这种情况也仅仅是极少见的。若此,家长可以和老师心平气和地沟通,沟通无果,可以直接向教育管理部门反应。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绝大多数的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里,我只想谈谈一个往往被许多人忽略的原因——
一个经常给班级招惹是非的孩子,令同学躲避不及;一个常常不写作业的孩子,课堂上影响其他学生听讲;一个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常常是摇头三不知的孩子,不求上进……天天调皮捣蛋,缺点或者错误在和家长与本人沟通后仍然不知悔改、努力,真的让老师头疼,让同学生厌。屡教不改之后,老师能做的,也只会像他父母一样有了“偏心”的行为,“瞎子放驴,由它去罢”。上课不再提问他问题,作业不完成也不再放在老师的心上。老师的这种心境局外人真的很难体会,说了不听,又教训不起,“蒸不熟煮不烂”也的确是万般无奈。于是,管教放松之下就出现了学生和家长感知的不公。
人的尊严来自于自身不懈的努力追求优秀。你不优秀,又如何出众、让人“高看”一眼?但愿我们的孩子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而优秀,无论何时何地,一定会被善待!
我是文风。关注家校一线,了解更多的家、校、生活,共同探讨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