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如此重罚之下,有的老师还要体罚学生呢?
说个简单的道理,法律那么明确,怎么还有人犯法呢?都知道贪污腐败要前程尽毁,怎么还有人腐败呢?
有时候是利欲熏心,有时候是心存侥幸,有时候是一时冲动。
老师都知道教师法和师德要求,学校领导经常会强调师德要求,而且老师的师德问题,是和领导挂钩的,老师师德出问题,领导一定会受相应处罚。
师德要求的几个重点是,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给学生有偿补课;不得收受家长钱物。其中老师有偿补课,屡禁不绝。收受家长钱物也时有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能听到反应。
为什么这种高压之下,还会有老师违反规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呢?
一是老师的冲动。试想,一个班级正在上课,忽然有一名学生大声说话干扰课堂秩序,老师批评还不听,多数老师会忍气吞声,不与计较,个别性情冲动的老师,就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就会发生。
还有的学生,看着挺机灵的,就是学习不用心,不认真上课,也不写作业,老师恨铁不成钢,替家长着急,也提学生的未来担忧,于是就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发生。
有人劝老师,又不是你自己孩子,他学不学能咋地?家长都不急,你急什么?可是老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二是教学成绩的压力。有的学校考核老师,以教学成绩为主。考好了,一俊遮百丑。考不好,评不上优秀,当不上先进,考核加分少,影响职称晋级。如果班级有两个名学生的成绩特别差,这个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就受到很大影响。个别老师就为几个差生焦虑,情急之下,就不由自主地动手体罚学生。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什么原因发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都是由于老师依法治教意识不强造成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颁布,老师必须掌握其中的相关要求,无视法律法规约束,只能自食其果。
老师心中有法才是硬道理,即保护学生,也保护自己。
考个教师编不容易,如果因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失去教师资格,实属得不偿失,因此,老师遇事要三思而行。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为什么家长明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还对孩子发脾气,打骂,甚至造成伤残事故呢?难道都不是亲生的吗?在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什么情况不可以发生?现在的孩子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不是吗?大部分老师面对现实,理智一般都是占据上风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教育管理者一边是不让体罚,惩罚。一边逼着你去惩罚体罚。因为口头教育还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损害孩子的玻璃心,面对当今孩子的“广大胸怀”,有的时候真的是无能为力,更何况有人是还把体罚,和心灵伤害的边界无限外延呐。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教师的“法宝”是量化管理。一边不让公布学生的分数,一边用学生的分数给老师排队,然后根据排队给老师定荣誉,评职称,和工资挂钩。虽然是国家三令五申不准用学生成绩给老师排队,但是不依据学生成绩依据什么?德、勤、业、绩是管理者规避国家要求的。是的成绩只占一部分。但是除了“勤”之外的另外三类怎么量化?在老师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德”怎么划分三六九等?专业技能怎么排队?谁来说谁第一,谁第二?领导是不来落这个“仇人”的!怎么办?用成绩带呀!成绩好,啥都好!成绩不好,啥你也别说!你有意见,把成绩搞上去呀!
所以成绩好,名利双收,成绩不好,啥都没有!
所以“为什么在如此重罚之下,有的老师还要体罚学生呢?”因为“名利迷人眼,财帛动人心”呐!
当然,这样的老师还是少数,不然不会全国一千多万近两千万老师出个体罚学生的还能上热搜。要是这这些老师都来体罚学生还能上热搜吗?还稀奇吗?
笔者认为原因是:老师的责任心强,年轻压不住火,教育的走向重视分数,对犯错的学生处理方式不当,家长和社会过度解读。笔者是老师,反对体罚学生。
具体来说:
教师责任心强,看到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不能置之不理。当老师的希望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这种心情比家长都强烈。
其实细想一下,学生不爱学习,不守纪律,是正常现象。老师应该在管理上采取策略,而不是简单的体罚。只会体罚的老师是“无能”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老师年轻压不住火,学生不守纪律,当时在气头上惩罚学生。弄得“两败俱伤”,学生和你对立,家长找你“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得改变。体罚学生不可取。
有的时候,学校考察老师业绩只看成绩。老师过度重视“成绩”,只注重成绩,忽略了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教育之痛,教育走向发生了“漂移”。
一有老师和学生的“纠纷”,社会和媒体“煽风点火”,无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大事就一发不可收拾。就像那位假期送外卖的老师,不违法,都被众人过度解读,现在也不敢送外卖了,只能干呆着。
退一步想,就算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保证学生个个优秀,允许学生存在差异。就算高考题难度降低了,学生也不能个个考上好大学。人生的路千万条,学生不想走读书成才的路,老师心量放宽。不要强迫学生学习,家长都认可孩子不学习,当老师的何必过于执着“成绩”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决办法:作业适量,冷静处理,教育学生留余地
老师管理班级制定一些班规和要求。和学生讲清楚这样做的意义。如果学生犯错了,老师先冷静,分析原因,看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有不做作业的,你考虑你留的作业是否得当。不能过多过深,留作业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老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写作业的“机器人”。
举个实例,有一年笔者接了个六年班,我先了解学生大致情况。第一天上完课,我留作业题不多,内容是当天讲的,不是难题。第二天上学,全班都完成了作业。有位学生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刘老师,多亏你教我儿子。这小子从来不做作业。昨天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写作业。把我高兴的别提了……
我知道班级有不做作业的学生,所以没有留太多的作业,题型也不难。只要孩子开始写作业了,就是好现象。作业量不用太多,难度一点点增加。这样学生愿意做,效果会好。我也见过有的老师留太多的作业,学生写不完,完成率不好。老师自己也生一肚子气。
当老师的别在气头上教育学生,会适得其反。教训深刻,老师应牢记,尤其是年轻老师遇事要冷静。教育学生时留有余地,不要冲动,调整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假如你家里有“矿”能平事,可以任性;假如你体罚犯错的学生,家长还得买东西来看你来,你境界上“档次”,你就“随意”吧,笔者也无话可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老师教书育人,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遇事必须冷静,老师才不会在气头上“犯错误”。也许有的老师不服,会说学生犯错就不教育了吗?当然教育,但是教育不等于体罚学生。特别是我年轻的同行们,笔者再说一句肺腑之言:你们遇到难教育的学生就晚教育一会儿,冷静下来,你就有好办法解决。